English

整頓“赴臺遊”市場亂象 建議公佈參考價格

2013年01月25日 13:11:00來源:人民日報

  對大陸居民赴臺游來説,2012年五味雜陳。數字喜人,大陸赴臺遊同比增長超過五成。與此同時,4年來,赴臺遊團費已經降低一半,“低價團”變“購物團”,導遊變“導購”等現象也愈演愈烈。

  以購物為導向的低價團,必然會引發遊客與導遊間的糾紛,有內地赴港澳遊的前車之鑒,早有人提醒赴臺遊不要重蹈覆轍。儘管2012年臺灣主管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甚至提出要對旅遊團在臺灣購物的商場個數、購物時間加以限制,但一個根本問題尚未解決——當旅行社以競相降價吸引客源的時候,從遊客購物中抽取回扣,必然成為旅行社補貼成本的重要手段。那麼,哪怕限制到一家商場、一小時購物,也不足以解決高價宰客問題。

  如果在網上搜索可以發現,“零團費”問題已存在多年。不僅港澳遊,東南亞遊乃至一些境內的旅遊線路,都出現類似現象。這説明主要問題還在於大陸民眾——以低價作誘餌,就會輕易上鉤。不理性的旅遊消費,滋生“零團費”模式。縱有主管部門從嚴監管,也未必能阻絕市場利益驅動。因此,除多方呼籲理性消費,期盼大陸消費者儘快成熟起來,建議兩岸旅遊主管部門在調研基礎上推出參考價格,按照旅遊品質不同,確定不同價格標準。不必硬性要求旅行社按此辦理,只作為遊客選擇旅行團的參考。如果團費大大低於參考價格,遊客就需三思而行。

  當然,團費提高,不能根除導遊提取回扣之怪現象——利用遊客不熟,賣點假冒偽劣商品謀利,各地都難禁絕,只能靠主管部門嚴格管理,靠兩地交往增多,彼此了解加深,慢慢解決。但是,團費提高,至少可以避免強制購物。如果遊客不買東西,旅行社、導遊也有錢賺,他們充其量只是誘導,不會逼著遊客非買不可了。

  或許在有些人看來,大陸游客被“低團費”“宰殺”多年,也沒有引起地區間交惡,對於赴臺遊是否過於憂慮?必須強調的是,臺灣與其他地方不同。4年前,大陸居民赴臺遊開放時,不少有識之士欣欣然于兩岸人民可以通過旅遊加深了解,美譽“赴臺遊”為兩岸人民架起心橋。這座被寄予厚望的心橋,如果因為不理性的遊客、不道德的商人,讓兩岸人民産生誤會和隔閡,不僅可惜,更可恨、可嘆。無論如何,越珍惜兩岸和平發展的今天,越希望兩岸人民能平順地認識、交往,也就越期待赴臺遊健康有序地發展。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