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讓“零團費”毀了臺灣招牌(臺灣線上)

2013年01月24日 09:25: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臺灣野柳的“女王頭”是大陸游客鍾愛的景點

  臺灣“觀光局”1月22日宣佈,大陸游客赴臺旅遊團客每日配額將由當前的4000人提高到5000人;陸客個人遊則由每日1000人倍增至2000人,預計5月起實施。去年,258萬大陸人遊覽了臺灣,寶島神秘面紗揭開的同時,也出現了接待能力不足、低價購物團等旅遊亂象。臺“觀光局”22日同步公佈整治措施,拿“零團費”開刀。

  劣質團將拿不到入臺證

  低團價甚至“零團價”,已成赴臺遊的一大問題。在陸客必去的阿里山等地,“陸客休息站”大行其道。這種店不接待本地人,價格明顯偏高。考察團、商務團最容易挨“宰”。本地人幾千元(新台幣,下同)就能買一斤的茶葉,在接待陸客的地方竟然3萬元成交。

  臺灣的旅行社抱怨,之所以出低團費下策,是因為上游大陸旅行社已經“剝了一次皮”,讓他們的利潤空間大降。臺灣導遊大多數熱情又風趣,但導遊人數供過於求,旅行社不給固定工資,抽取購物佣金成了許多導遊的主要收入。

  不過,低價策略很快將走投無路了。臺“觀光局”宣佈,近期將與旅遊業者溝通優質團評比機制,訂出住宿、餐飲、導遊、購物評比指標,一旦評比屬於優質團,可優先取得入臺證。換言之,服務水準差的低價團將難以拿到大陸游客的入臺許可證,會被逐漸淘汰。

  為降低成本,許多旅行團只安排免費景點,因此旅遊團集中在九份、北海岸。風景區內人擠人,需要買門票的美術館、觀光工廠、遊樂園區卻乏人問津。雄獅旅遊産品部經理葉宇翔表示,若將行程納入評核標準,不僅可帶動優質景點、紓解人潮,旅遊品質也能提升。

  同時,當局也將加大對旅行社違規現象的處罰力度,胡蘿蔔與大棒雙管齊下。將重罰以高額佣金補足低價團費者、帶旅客前往“剝皮店”者、以漏開統一發票等方式逃稅者。

  如何做到“旺季不擠”

  每逢旺季,臺灣旅遊資源面對大陸客人潮常會顯得“力不從心”。臺“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指出,目前陸客團多走8天7夜環島行程,阿里山、日月潭等都是必遊景點,上下山聯外公路常塞爆,連遊艇業者都要開快一些才能把旅客接完,“不僅上廁所大排長龍,甚至連拍照都會吵架。”更造成遊覽車數量不足及司機疲勞駕駛“爆肝趕路”等情形。

  一直以來,臺灣對赴臺遊客人數每日上限實施的是一種彈性的“累積制”。以旅遊團人數上限每日4000人為例,如果淡季每日只來2000人,那麼沒用完的額度還可以“攢起來”,旺季就可以放開到6000人,導致旅遊市場手忙腳亂。

  張錫聰透露,今年臺移民部門將取消“剩餘配額”機制,以團客每日5000人、個人遊旅客每日2000人為上限。未來不分淡旺季,每天來臺總人數都不會超過7000人。此舉會使今年的赴臺遊人數增長變緩,但其利在長遠。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