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廈門海滄:構建和諧溫馨的臺商之家臺企之家

2012年12月03日 10:20:00來源:福建日報

  海滄,因臺而設,因臺而興,對臺是海滄的獨特優勢。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團結臺灣同胞維護好、建設好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作為全國設立最早、面積最大的臺商投資區,海滄全力打造臺味最濃、優勢更強的臺商投資區,不斷創新對臺交流合作的新舉措,使海滄成為真正的臺商之家、臺企之家。

  創新舉措保護臺商合法權益

  今年6月15日海滄區法院設立了全國首個涉臺專業法庭,“專業”、“便捷”、“值得信任”的審判工作讓在廈門發展的臺資企業的合法權益獲得更好的保護。

  一方小平臺、四套倣藤沙發,墻上挂著兩幅畫,一幅畫著鼓浪嶼,一幅畫著日月潭——這就是海滄法院涉臺法庭提供給當事人的調解區。涉臺法庭庭長曹發貴告訴記者,兩幅畫是專門為涉臺法庭畫的,體現兩岸一衣帶水的親情,也讓臺商到涉臺法庭時,能感受更溫馨良好的氣氛。

  這種一衣帶水的親情關係,也體現在法院的審判和日常服務企業的工作中。涉臺法庭從“審判專業化、服務人性化、調解多元化”三方面為臺胞、臺企提供專業、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創新電子法庭,遠端斷案、“夜間法庭”引入涉臺法庭既幫臺商節省時間,也加快了案件的審理進度,並結合案件具體情況,適時採用“活查封”等靈活保全措施,以避免因保全手段的實施而對臺企的生産經營活動造成影響;除此之外,涉臺法庭還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宣傳手冊等方式了解企業發展情況、介紹集中管轄和涉臺法庭開展工作情況;同時還主動走訪危困臺企,了解臺企經營困難的原因及企業應對困難的解決思路,並就公司方面提出的有關法律問題,提供詳細的法律諮詢和指導。截至2012年11月6日,涉臺法庭已受理涉臺案件433件,審結276件,調撤226件,調撤率81.88%,並辦理協助臺灣法院送達司法文書案件23件,臺商滿意度很高。

  “涉臺法庭”的司法實踐得到了國臺辦的認可。10月31日,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楊毅在例行新聞發佈會面對記者提問時,對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法院設立涉臺法庭予以了高度肯定,同時表示將積極推廣涉臺法庭的做法。

  除了海滄區法院,海滄區檢察院近年來也始終堅持先行先試,創新涉臺司法保障機制,出臺《關於辦理涉臺民事行政申訴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在全市率先建立涉臺民行申訴案件辦理機制,在全國率先建立臺商臺企檢察員聯絡工作機制……力爭為臺商臺企提供良好法制保障,優化臺商臺企投資的司法環境,切實維護臺商臺企合法權益,更好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工作大局。

  多管齊下全方位惠及臺企

  數據顯示,2011年,海滄以翔鷺石化、正新海燕、正新實業為代表的臺企累計貢獻國稅收入達14.6億元,同比增長37.7%;臺資企業佔海滄國稅收入的比重也從2010年的44%提升到2011年的49%,充分體現了臺資企業對海滄發展的貢獻。

  去年以來,為加強“對臺交流合作先行區”建設,推動兩岸經貿合作持續拓展,海滄出臺了一系列惠及臺企的好政策。

  促進工業穩定增長。2011年底,海滄區出臺《促進工業穩定增長六項措施》,旨在對企業增加生産、落實投産項目、減輕企業負擔、企業技術改造、培育5億元以上企業等方面進行扶持,確保海滄工業健康穩定增長。其中,“對工業産值首次超5億、10億、50億和100億企業予以獎勵”和“對企業技術改造予以補貼”兩項措施均為全市首創。

  扶持總部經濟。在4月舉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期間,廈門市臺商協會總部大樓、多威電子總部大樓、鋼宇工業總部大樓和臺灣商品經貿展銷(海西)運營總部大樓4個項目簽約落戶海滄。次月,該區專門出臺了促進總部經濟發展實施辦法,由區財政在每年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幫扶總部經濟發展。這與去年底出臺的《關於實施商標品牌戰略的若干意見》一起,成為海滄促進總部經濟發展,增強城區輻射帶動功能的“助推器”。

  引進高端人才。推動兩岸生物醫藥産業交流合作是《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海滄區三年行動計劃(2012—2014年)和2012年重要改革事項工作計劃》中的重要內容。為了吸引兩岸生物醫藥産業高端人才進駐海滄,今年5月,海滄出臺了引進生物與新醫藥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對引進人才給予購租房補貼、個人所得稅返還等優惠。本月,海滄又出臺了企業人才住房優惠暫行辦法,對該區重點培育産業和新興産業人才提供住房補貼優惠,完善配套,以形成人才聚集洼地。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