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農業帶動産業化 福建形成農業全産業鏈

2012年10月09日 13:23:00來源:台灣網

  臺灣屏東人吳嘉城曾是一家企業的副總,而現在,他一臉黝黑,更像一位地道的農民。

  “家裏曾經三代務農,對農業的興趣不小。”51歲的吳嘉城在自家小樓裏忙著將剛收穫的西瓜裝進禮盒。小樓前,是一壟壟種著各式瓜果的田地。

  吳嘉城2008年來到清流臺農創業園創建了“嘉城果蔬”園。2009年5月,這裡升格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成為大陸現有15個臺灣農民創業園之一。

  “(在這裡)臺商比較集中,政策也比較好,我現在種的西瓜與番茄都在打自己的品牌,走的是有機農業的路子。”吳嘉城説。

  對於自己在清流的“創業史”,吳嘉城如是評價:有困難,成功也有,前景更不錯。

  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由“四區一會”構成,即花卉苗木産業區、特色養殖區、農林産品加工區、生態休閒旅遊區及臺商聯誼會,目前引進花仙子花卉、嘉城果蔬、千築園藝、黑後提子園、東方美人茶等57家臺資企業,總投資達2.3億美元。

  吳嘉城現在是福建三明人的女婿,熟稔的農耕把式模樣背後,是他對臺灣精緻農業的領會。他種的西瓜不僅有綠色與黃色不同的表皮,還有牛奶與檸檬等不同味道,結實的果肉也更耐久,“農業要把價值做大,要走精緻的道路,要把農産品做到高端與有品味,做到與城市休閒生活的需求更一致。”

  同吳嘉城一樣,來自臺灣苗栗的臺商吳森源也在清流展示著自己的“農業能量”。在清流蓮花山腳下一處山坳,曾經在臺灣從事新聞工作的他卻當起了花農,創建了蘭花種植基地。

  “種蘭花上癮了,所以改行;找到最適合種蘭花的地方,所以來清流。”吳森源對中新社記者這樣説。

  現在,吳森源的蘭花基地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優質中國蘭花組培、種植示範基地,大棚林立,遮陽網、保溫膜、全自動噴灌一應俱全,而1萬多個蘭花品種正在棚中舒展綠意,靜待花期。

  吳森源從東北“挖”來的吳廠長説,每一個種苗都是一個個體,葉型與花狀不盡相同,花期到了都會有著不一樣的表現。

  清流縣政府官員向記者介紹説,清流作為福建最大的花卉苗木種植基地,種植面積已達53000畝,建成了以種植非洲菊、玫瑰為主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大鮮切花基地,以中國蘭花為主的盆栽花也達到600余畝的種植面積。

  森源蘭惠、花仙子花卉、蘭花生態科技園等花卉類臺資企業,把臺灣花卉的新品種帶到了清流,也帶動了當地農業産業化。

  清流臺農創業園已成為當地開展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平臺。當地官員稱,清流縣先後有嵩溪、嵩口等9個鄉鎮與臺灣南投縣水裏鄉、苗栗縣大湖鄉等8個鄉鎮結為友好鄉鎮。

  當地農民在接受採訪時説,臺灣農業確實給清流帶來不一樣的東西,比如開公司運作農業,産品重品質和特點等,“農産品拿到市場上,容易賺到更多的錢”。

  在該創業園兩岸花卉交易中心,來自全國各地的花卉供求通過電子平臺對接。中心負責人肖裕長説,鮮花電子銷售平臺吸引了全國7000余家花店加盟,通過網上訂單可在3小時內向中國內地大部分地區客戶送達鮮花。

  形成包括銷售終端建設的農業全産業鏈,是吳嘉城、吳森源等在清流創業臺商的新期待。吳嘉城説,相比福建漳浦的臺灣農民創業園,清流發展較晚,農業産業化的整體規劃可再加強,上下呼應、相互支撐的産業鏈也需要再推動,“那樣就不會幾家歡樂幾家愁了”。(記者張建忠)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