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上福州”正在海峽西岸崛起

2012年07月31日 08:58: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福州7月30日電  海峽西岸中心城市福州又有了新的定位——“海上福州”。福州市近日出臺《關於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海上福州”的意見》明確提出,將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中國一流的海洋經濟強市。

  “海洋資源優勢是福州最具競爭力的核心優勢。福州市要做好‘海’的文章。”福州市市長楊益民説。

  福州市提出,到2015年,將建設成為兩岸海洋經濟深度合作的先行區、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海洋自主研發和高端産業的集聚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示範區。全市的海洋生産總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將達到33%,形成2-3個海洋經濟總量超500億元的海洋經濟強縣(市)。

  據福州市有關負責人介紹,“海上福州”的載體為“一帶一核兩翼四灣”:“一帶”即構建榕臺海洋經濟合作帶;“一核”即以馬尾新城為核心,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現代海洋服務業;“兩翼”,即以羅源灣、江陰兩大港區為重點,發展新型臨港先進製造業,打造産業集群;“四灣”,即環羅源灣、閩江口、環福清灣、環興化灣的差異化發展。

  根據規劃,福州市將擇優發展船舶製造業、能源産業、石油化工産業、冶金産業等現代臨港工業;扶持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業、郵輪遊艇業、海洋可再生能源業等現代海洋服務業;提升發展現代海水養殖業、現代海洋捕撈業、水産品精深加工和貿易等現代海洋漁業。

  福州市明確表示,將從加強産業政策引導、加大財政扶持、加大金融支援、推進科技創新、增強要素資源保障和積極爭取閩臺藍色經濟高新産業園優惠政策等方面加大對“海上福州”建設的支援力度。

  福州發展海洋經濟條件得天獨厚。全市海域總面積10573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46.91%;海岸線總長1310公里,佔全省四分之一;海島數佔全省的三分之一;羅源灣、江陰港都是難得的天然深水良港,可建1萬至30萬噸級不等的深水泊位120多個。海洋自然資源、産業資源、科技資源和文化資源豐富,對臺區位優勢突出。

  據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介紹,福州市海洋産業已粗具雛形。“十一五”期間,福州市海洋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年均增速19.06%。2011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産值達1490億元。以海洋經濟為依託的福清、長樂、羅源、連江等沿海縣(市)區的生産總值合計約佔全市的一半。

  記者在福州沿海縣市採訪看到,“海上福州”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在羅源灣北岸,總投資30億元的華東船廠建成後是福建最大修造船廠;總投資約200億元寶鋼德盛項目,建成後年産值將超過300億元。在福清江陰經濟開發區,目前,已簽約包括江陰電廠在內的項目101項,總投資890億元,已投産56家。

  在長樂,鄭和下西洋大型海上主題公園正在加快規劃建設之中,一批臨海文化創意産業項目在海西創意谷落地生根。在連江可門港,工業園區一期5000畝填方造地工程已經竣工;通港大道一期即將建成通車;神華煤港電一體化、中石油渤海裝備可門鋼管製造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我們看中的是羅源灣岸線優美、風平水深的優勢,現在當地政府出臺了這些利好政策讓我們更加信心百倍。”華能(福建)海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偉軍介紹説,華能計劃投資130多億元,“包下”羅源灣北岸投資建設碼頭、電廠。(記者 沈汝發)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