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中小企業期冀拓展大陸市場應對轉型挑戰

2012年04月09日 09:40:00來源:新華網

  在歐債危機陰影尚難消除、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背景下,通過轉型提升競爭力成為臺灣企業的現實選擇。在這一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臺灣中小企業開始將拓展重點轉向大陸市場,以謀求更多生存和發展空間。

  來自臺灣中小企業總會的數據顯示,臺灣目前共有124.8萬家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的比例達97.7%,銷售額佔比則接近三成。

  6日,臺灣中小企業總會秘書長王振保在上海舉行的“滬臺中小企業發展論壇”上表示,近年來,伴隨歐債危機蔓延及美國貿易失衡,臺灣中小企業産業結構出現相應變化,在高附加值領域擴張和新興産業領域發展加快的同時,也面臨來自資金、人才、技術、市場以及競爭對手的“痛”與“苦”。

  在歐美市場需求不振的背景下,轉型中的臺灣中小企業不斷將目光投向大陸市場。“目前僅上海就吸引了五六千家臺灣中小企業,他們都是有實力、有經驗的中堅型企業。得益於大陸的市場規模和消費能力,不少企業已經在這裡取得成功。”王振保説。

  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李茂盛也表示,國際經濟情勢的轉變,大陸“十二五”規劃的確立和《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令大陸臺商面臨挑戰和機遇。

  “因應這種趨勢,許多大陸臺商從過去的製造出口逐漸調整為擴大內銷市場,或從製造加工業轉型為現代服務業及品牌的行銷與創建。”李茂盛説。

  最近幾年,大陸各地相繼出臺多種措施,通過緩解融資難題等途徑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臺灣企業界對此顯然興趣濃厚。王振保表示,希望在大陸發展的臺資企業能從中受惠。

  事實上,輔助臺灣中小企業在大陸順利發展,已經成為大陸政府部門關注的議題之一。

  6日,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臺灣中小企業總會、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在上海簽署了一份協議。“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為工作指針,以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為宗旨,為兩岸中小企業不斷創造交流與合作商機”,成為這份協議的主旨。

  根據協議,三方將加強在貿易、産品加工、技術協作、項目投資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的資訊交流和溝通,為滬臺兩地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經貿資訊服務;有計劃地組織代表團進行互訪和合作項目對接會等,為兩地中小企業牽手合作發揮“橋梁”作用。(記者 潘清 許曉青)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