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CFA時代兩岸的機遇與挑戰論壇在滬舉行(組圖)

2011年05月16日 08:42:00來源:

論壇開幕式現場(張玉龍 攝)

  台灣網5月15日上海消息 15日下午,以“創新、轉型與發展“為主題的“ECFA時代兩岸的機遇與挑戰(上海)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臺灣經濟大學教授林建甫等多位來自兩岸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就“ECFA與兩岸産業合作”、“ECFA時代的臺灣與長三角經濟互動”等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討論,並取得了多項重要共識和成果。

  據了解,此次ECFA時代兩岸的機遇與挑戰(上海)論壇緊緊圍繞“創新、轉型、發展”等關鍵詞,著重探討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生效對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深化滬臺經貿合作、促進臺企轉型升級等方面的現實意義。

  論壇主辦單位中國華藝廣播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艾松如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步入新階段,如何克服國際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在ECFA時代實現共同繁榮;如何讓更多企業和民眾從ECFA中受益,是兩岸經貿合作進入後ECFA時代面臨著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也是兩岸共同著力解決的問題,“創新、轉型與發展——ECFA時代兩岸的機遇與挑戰(上海)論壇”就是搭建一個兩岸專家學者及産業界的精英交流的平臺。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執行所長嚴安林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經濟的融合必然導致社會的融合,ECFA的簽署和實施有利於加快兩岸民間社會的一體化進程,也將進一步推動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的鞏固與發展。

  臺灣大學經濟係教授、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林建甫認為,應當以大陸“十二五”規劃與臺灣中長期經濟發展構想(黃金十年)為契機,積極落實ECFA,擴大兩岸經濟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完善合作機制,促進共同發展和繁榮。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所長唐永紅在談到兩岸雙向投資時則指出,陸資入臺投資有助於充裕臺灣産業資金,活絡臺灣金融市場,擴大兩岸産業合作的領域。但目前臺灣當局的開放政策過於保守,顯然已經影響到陸資入臺的意願與步伐。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交流部部長石永奇致辭時,充分肯定了本次論壇的重要意義。石永奇強調,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生效對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深化滬臺經貿合作、促進臺企轉型升級的方向具有現實意義。論壇對於進一步展現大陸方面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惠及臺灣同胞利益的善意與誠意、增進臺灣民眾對ECFA的認同,為兩岸和平發展、經濟融合營造深厚的輿論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華藝廣播公司華廣網總經理冉繼業在論壇閉幕致辭時表示,兩岸專家和學者借“ECFA時代兩岸的機遇與挑戰(上海)論壇”這個平臺,對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發表的真知灼見代表了兩岸民眾的心聲,代表了兩岸交流合作的大趨勢。

  上海交大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顧問、上海環太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陳啟懋主持論壇開幕式並作論壇總結,論壇上下半場分別由上海交大環太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上海臺灣同胞投資協會秘書長陸笑炎主持。除專家學者和主辦單位代表外,上海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李雷鳴、上海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李茂盛、昆山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陳清煌等長三角地區的臺商代表也出席了本次論壇。(張玉龍)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