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CFA效應逐漸顯現 兩岸服裝業合作駛入“快車道”

2011年04月21日 09:41:00來源:新華網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于4月18日至21日在福建石獅舉行,作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後首次舉行的海博會,兩岸紡織服裝業界的對接熱度和産業合作深度明顯提升。ECFA效應正推動兩岸紡織服裝業合作駛入“快車道”。

  由福建省政府、中國貿促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臺灣紡拓會、臺灣針織工業同業公會、臺灣製衣工業同業公會、臺灣毛衣編織工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的海博會是大陸唯一突出兩岸經貿合作特色的紡織服裝展會,已成為觀察兩岸紡織服裝業合作的風向標。

  本屆海博會上臺灣業界的介入程度明顯加深。據組委會介紹,臺灣客商約有500人參加海博會,臺灣館展位達4500多平方米,折合600多個展位,佔到總展位數20%。從海博會首日簽約情況來看,意向成交總額達到30.88億元,比增13.32%,其中來自臺灣的投資佔了一定的比重,而兩岸更多的是技術方面的合作。

  “臺灣館廠商增加近三成,臺商在石獅、晉江等地的投資金額大幅增加,這些都表明ECFA正在發揮積極作用。”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李全教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李全教認為,ECFA簽署後,兩岸紡織服裝業合作明顯升溫。ECFA推動了兩岸的産業合作,對雙方的影響都是非常正面的,尤其是對臺灣。去年以來,棉花價格大幅上漲,但由於ECFA效應,臺灣一些紡織企業盈利額仍上漲好幾成。紡織等上游企業盈利的提升又對服裝等下游企業有積極作用。

  臺灣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對本屆海博會高度重視,作為臺灣代表團的團長,他組織了歷屆規模最大的參展團參加海博會。黃偉基告訴記者,ECFA生效後,自今年1月1日起,臺灣的136項紡織品及大陸的21項紡織品開始享有對方所提供的關稅減免優惠。

  關稅減免直接帶來兩岸紡織品的進出口大幅增長,這是目前ECFA帶來的最直接效應。依據臺灣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個月臺灣紡織品出口至大陸的金額為4.14億美元,佔臺灣紡織品出口總值的22%,較去年同期增長45%。而臺灣從大陸進口紡織品的金額為1.47億美元,佔臺灣紡織品進口總量的27%,較去年同期增長21%。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