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商感受福州變化:“進步不是一點點,是飛躍”

2010年01月21日 14:43:00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東南網-福建日報1月21日訊(林娟)有不少顧客進福州的寶島眼鏡安泰店不是去買眼鏡的,而是想找那裏頭的臺灣顧問簡明勳聊聊天。這個老簡來大陸6年了,對福州這座海西中心城市的介入越來越深,擁有的福州朋友越來越多,現在他感到回高雄老家反倒有點不習慣。

  然而,2004年8月,剛踏入福州時他對這兒的衣食住行可是大大的不習慣。首先讓他煩惱的是一日三餐。“我愛吃麵食,在臺灣可以吃到很好吃的牛肉麵,可這兒除了蘭州拉麵,就是扁肉拌面。那時候,真是扁肉拌面吃到怕。每到飯點,就得為吃什麼、到什麼地方吃發愁……”吃得不舒服,生活品質自然大打折扣,所以一開始,老簡在福州呆著並不開心。但現在吃對老簡來説已完全不是問題,可不是,臺式的便當(即快餐)隨叫隨到,不少酒店裏都備有臺菜供人挑選,專門的臺式菜館如“古代飯店”、“永和大王”、“集集小鎮”等陸續開辦,而湘菜、川菜、粵菜等全國各地的菜係更是紛紛入駐,使美食市場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趨勢,這讓大批像老簡這樣在福州工作的臺灣人在吃上面有了多樣選擇,胃得到了很好的安頓。“這五六年來,福州的變化真的太大了,就拿超市來説吧,原來只有麥德龍一家出售一點進口食品,現在沃爾瑪、家樂福等都設有臺灣食品專櫃,前一陣冠亞廣場地下一層開了精品超市,我進去逛過,從各國進口的商品太多了,臺灣的食材應有盡有,想自己在家做做臺式料理也不是不可以。”簡明勳認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閩臺關係的進一步加深,臺灣的商品在這裡越來越受歡迎,而像他這樣來閩的臺灣人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當年寶島眼鏡總部將簡明勳從高雄派到福州當顧問,是想讓他在專業、技術、服務三大領域起指導示範作用,如今以客為尊、待客如友的觀念已在員工中深入人心。老簡説服務水準大幅提升的不僅僅是他們寶島眼鏡,而是整個業界,他印象最深的是福州東街口百貨商場,“剛來福州的時候,這個商場我不敢進,因為服務態度很生硬,現在完全變了個樣,基本和臺灣的商店沒什麼兩樣,進步太大了。”在老簡眼裏,變了的不只是商家,還有消費者。六年裏,老簡在寶島的千姿店、安泰店、名店街店等都呆過,這些位於福州繁華商業區的門店就像一扇扇觀察時尚潮流和萬千世象的窗口。“剛來福州時走在街上莫名地就有一種不安全感,而現在大聲吵嚷、隨地吐痰等現象已極為少見;以前每到冬天,店裏來的,街上走的多是黑衣服、紅衣服的人流,現在可是五彩繽紛讓人眼花繚亂。人們已從盲目追隨品牌到尊崇品位、追求個性,內在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前年底開始,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臺灣經濟整體不景氣。“可在福州我一點也感覺不到蕭條,寶島店裏顧客仍是川流不息,這裡的市場實在強勁,發展勢頭很好,大陸拉動內需的政策太對了!”

  今年國慶前夕,福州的東街口有了一大變化,寶島眼鏡千姿店所在的那座樓不見了,很快那兒出現了一塊綠地,使擁堵跼踀的十字路口變得舒展優雅,那兒將成為福州未來的地鐵站口。對千姿店這一寶島形象店的消失,老簡自然覺得可惜,但他還是為福州市政規劃的遠見卓識高興。“這些年我看著福州一座座高樓立起來,一條條道路寬起來,金山、五四北等新城區迅速崛起,破舊的建築漸漸消失,福州變高變大變靚了。最讓人佩服的是現在所有的工程都是民心工程而不是面子工程,目的在於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質,這樣的一個個大手筆寫下去,福州的未來不可限量。”

  老簡説,剛來福州時他處處都會將福州與高雄對比,一比覺得差距挺大;現在回高雄,他仍會處處將高雄與福州對比,一比發現不僅是差距大大縮小,有些地方福州甚至超過了高雄。這讓他很感慨:“海西大發展後,福州的進步不是一點點,而是飛躍,能參與到福州飛躍發展的進程中,我這個臺灣人真的很開心!”

[責任編輯:徐麗華]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