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臺灣如何攜手打造金融業高地

時間:2011-11-28 08:36   來源:新華報業網

  臺灣,在江蘇的投資額連續八年居大陸之首,江蘇利用臺資佔了大陸臺資的三分之一;臺灣,連續多年穩坐我省進口頭把交椅,蘇臺兩地貿易額佔兩岸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但與實體經濟往來紅紅火火相比,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的金融業合作卻有不小差距。用臺灣一位資深金融家的話説,“臺灣唯一沒有全面進入大陸的産業,就是金融業了。”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蘇臺雙方已從認識轉變為行動。11月25日,由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臺灣工業銀行董事長駱錦明率領的24人臺灣金融考察團應邀到我省考察訪問,並與江蘇金融界同行就深入合作展開探討。作為臺灣金融界第一個抵蘇的重量級考察團,這次臺灣金融考察團的到來,無疑是雙方開啟金融合作新局面的一個實際行動。

  其實,蘇臺兩地金融合作雖不能和製造業相提並論,但已有了良好起步。

  早在2002年,臺灣彰化銀行就在昆山設立了代表處。2010年12月28日,臺灣彰化銀行昆山分行正式開業。今年6月7日,臺駿國際租賃公司在蘇州工業園區運營,這是臺灣工業銀行在大陸投資的第一家子公司,也是第一家獲准在大陸設立的臺資租賃公司。此前,臺灣第二大銀行——合作金庫銀行、臺灣第一金控集團旗下一銀租賃公司已相繼落戶蘇州,設立分支機構。11月22日,臺灣新光銀行旗下新光租賃(蘇州)有限公司也在園區開業。而經歷了兩年孕育期,臺灣兆豐銀行也將於12月正式成立兆豐銀行蘇州分行。

  在南京,臺灣永豐銀行不久前正式揭牌。董事長邱正雄説,要把臺灣永豐金控的中國大陸運營總部設立在南京。

  2010年,《海峽兩岸銀行業監督管理合作諒解備忘錄》(MOU)和《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先後生效,為蘇臺金融合作注入新動能。目前,臺灣金融企業經核準在大陸投資的項目有2/3落戶江蘇,江蘇還另有8家臺資租賃公司和多家保險公司。

  在新的合作階段,蘇臺兩地開展金融等服務業合作空間更為廣闊。來自銀行、信託、票券、租賃、保險、證券等臺灣金融業巨頭,都期待能夠後來居上,與江蘇同業分享其金融業創新、國際化經營方面的經驗。

  “江蘇對臺灣金融業有高度的吸引力。”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大陸事業總執行長羅聯福,曾經發行臺灣首張信用卡。他説,20世紀80年代,臺灣面臨工資上漲、新台幣升值、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臺灣金融界與産業界密切合作,提供金融支援,使得企業的轉型升級更有成效。他相信臺灣金融機構進入大陸後,與臺資企業總部及其在大陸機構的統籌合作,一定能促進臺資企業升級轉型,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久前,南京成為繼北京、上海、廈門等地後又一個開通新台幣兌換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的試點城市。臺灣金融家們普遍關注:臺灣銀行在大陸設立的分行怎樣才能儘快承辦人民幣業務?

  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江蘇省金融辦主任汪泉表示,南京作為試點城市,試點時間不長但業務發展較快,南京的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南京銀行已開通新台幣兌換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新台幣兌換成人民幣有7000多萬元兌換額,人民幣兌換新台幣有5000多萬元兌換額。他相信,試點的實施可以帶動蘇臺貿易發展,也可以促進金融業務創新。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陶為群舉例説,無錫華潤集團做了“資金池”,所屬企業間可以相互借貸,既起到企業內部外匯調劑的作用,又避免了匯兌損失。他説,江蘇有22000多家臺資企業,臺灣銀行可以借鑒這種做法,幫助這些臺資企業開展這項業務。

  20多年前,臺灣的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通過和IT高新産業的合作,實現了雙贏。臺灣寶來金融集團副總裁葉明峰表示,他們正準備設立創投公司來大陸投資,參與江蘇的轉型升級。汪泉回應説,很歡迎外資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的進入。他同時提醒臺灣金融企業,進入大陸市場必須注意外匯管理和投資回報率問題,建議每投一個項目結一次匯,同時確立合適的回報率,否則很難找到投資項目。

  利用票據市場為中小企業服務,臺灣的做法給江蘇同行有益啟示。臺灣票券工會理事長、中華票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正慶説,臺灣貨幣市場已有35年曆史,票據業務主要包括商業本票、銀行承兌匯票等。中小企業只要取得金融公司給予的額度、取得票面公司的同意,就可以發票據了。這種機制有利於吸納社會遊資,化零為整用於中小企業的發展。

  省臺辦主任王榮平表示,“十二五”期間我省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蘇臺金融業合作是重中之重。相信隨著雙方的不斷努力,金融合作高地一定能早日成就。(邵生余)

分享到:
編輯:李瑞艷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