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親親”揚州 臺灣父子兩代人的揚州情緣

2017年12月08日 16:21: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2月8日揚州訊 父親吳英頌,來揚州投資的首批臺商之一,在揚州20年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粥”領群雄,將親親八寶粥打造成“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八寶粥罐頭行業標準制定企業”、 “大陸最大規模外資企業100佳”。 

  兒子吳耿賢,在2010年父親病逝後毅然接過父輩的企業管理接力棒,延續親親延續愛,將“親親”品牌發展壯大——他還娶了揚州的夏姑娘,有了一兒一女,他與揚州的緣份,已經有了血脈的聯繫。 

  (一)父親 

  吳英頌是改革開放後到揚州投資的首批臺商之一,所以,他是揚州人了解臺灣的一個窗口,揚州人民感謝他選擇了揚州,而吳英頌卻説,是揚州人的熱情讓他下了“易嫁”的決心。 

  他在大陸選擇的第一個投資地原是無錫。他當時已經在無錫購買了廠房,準備投資開工。但後來一個小小的問題,讓他改變了決定,來到了揚州。 

  揚州食品工業的基礎、印鐵制罐的配套生産線首先吸引了吳英頌。但最終讓他下決心的,是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誠心感動了他。他第一次到揚州來洽談投資事宜時,晚上8點才到揚州,讓他想不到的是,當時的市領導們仍在市政府等著他,這份誠心讓他和董事會的成員十分感動,最終決定在揚州投資發展。 

  八寶粥是一個新産品,1991年投産時遇到了不少困難,當時的揚州食品製造總廠不但支援了不少技術骨幹,而且還幫助該廠解決了各種技術和生産難題。吳英頌在困境中見到了真情,在發展中看到了揚州人的熱情和勤懇,從而樹立了在揚州發展的信心,最終留在了揚州發展。 

  吳英頌與揚州食品製造總廠合作成立了揚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後,這成為名副其實的臺資企業。當第一條生産線還在組裝的時候,吳英頌的腦海裏不斷涌現著揚州人的親近、親切、親密……吳英頌決定將他的八寶粥定名為“親親八寶粥”。親親八寶粥就這樣誕生了——這是大陸第一罐罐裝八寶粥。 

  任何一個新鮮事物被人接受總是很難,剛剛走上市場的親親八寶粥竟不招人待見,除了因為貴,一罐要賣上3塊多錢,另外就是粥放在罐子裏很不可思議沒人敢吃。 

  第一年只賣了1000箱。 

  揚州市政府給了新生的“親親八寶粥”以實際的幫助,聯繫行銷專家介入分析,制定促銷、廣告策略,在全國範圍內尋找銷售商。在地方政府和欣欣食品有限公司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市場終於被打開,人們漸漸發現,原來粥放在罐子裏,非常方便,也非常好吃。 

  三年之後,親親八寶粥在市場上“一飛沖天”,年銷售500萬箱1億罐,制罐線從一條發展到四條,又在揚州廣陵産業園徵地50畝,建設了新廠區和新的自動化生産線。八寶粥成了市場的寵兒,全國經銷商眾多,欣欣食品有限公司根本來不及生産,有時出貨時還得先批條子預訂。 

  這樣的成功必然引起市場的“眼紅”。“親親”發展的那些年,全國八寶粥廠家真如“雨後春筍”,不完全統計竟有700家,市場面臨嚴重的被瓜分的命運。更可怕的是,有些廠家直接就推出了假冒的親親八寶粥。 

  我們今天查閱資料,發現1996年至2001年的《揚州日報》上,刊載過十多條揚州工商為“親親八寶粥”千里打假的消息和通訊,揚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被江蘇省工商局列入全省打假重點保護成員單位。揚州工商部門不斷與“李鬼”作戰,保護著來自寶島臺灣的“揚州親親”。 

  (二)兒子 

  2002年,吳英頌兒子吳耿賢在美國讀完大學後,來到揚州,進入父親創立的揚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工作,其後娶了揚州女孩為妻,成為新揚州人,2010年接掌了父輩的企業管理接力棒。 

  隨著時間的推移,罐裝粥市場的發展,靠一種“老少通吃”的優勢佔據江山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很多消費者反映,吃八寶粥就是一個味,沒胃口。作為欣欣公司二代掌門人,吳耿賢接掌親親以後,很快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就行業而言,目前八寶粥類別的主要問題是産品的雷同化、一窩蜂。遍地的八寶粥、桂圓蓮子粥……所以吳耿賢接過親親的大旗後,著力對新産品的研發狠下功夫,根據市場調研,先後開發了低價位的碗粥系列産品;以黑米、玉米和蓮子為主要原料的“親親粥福”系列産品;針對糖尿病人的無糖八寶粥和針對兒童健康的營養八寶粥……品種多達二十余個。 

  八寶粥産業發展到今天,當年紅火的生産倖存者已經寥寥無幾,而揚州的“親親”不僅沒有倒下,還堅守著原先的市場份額,一年生産近1億罐八寶粥。吳耿賢始終認為,以大米、糯米、高梁米、玉米、豆類等穀類為原料的八寶粥,在追求健康生活的現代人心目中始終是有一席之地的。 

  粥好是“裏子”,外包裝是“面子”。 二代掌門人吳耿賢了解消費者心理,他保留了部分走傳統路線的包裝設計,讓目標消費群從視覺、聽覺到感覺有回歸、相識的體驗;另一方面,著眼于年輕族群,推出了他們喜歡的“Q小姐”“Q先生”商標。抓住現今主流消費群的消費個性,從産品訴求、品牌傳播訴求到活動訴求,走更為年輕時尚的路線,去滿足和迎合新一代目標消費群。 

  (三)情感 

  吳耿賢總是説起2010年父親在臺北市臺大醫院的最後日子,化療一個階段結束,父親總是吵著要“回”揚州,“他真的把揚州看成了自己的家!” 

  2002年吳耿賢來到揚州,來到父親的身邊。他與父親一樣,把揚州看作是自己的第二故鄉,自己的創業福地,懷有一顆感恩的心,用實際行動回報這座城市。“搏擊商界固然需要膽識與睿智,但城市給予的外部力量也很重要。當揚州吹響舉全市之力招商引資的號角時,父親總是帶著我現身説法推介揚州。我們不是為了推介而推介,而是有感而發。所以,我們父子的感言也總能打動或説服客商朋友。” 

  在公司蒸蒸日上、快速發展的同時,吳家父子不忘熱心公益事業,多年來一直以公司和個人名義積極參與各類慈善志願活動: 1993年,欣欣公司資助揚州特殊教育學校成立了“親親盲童小樂隊”,在“六一”、助殘日、有獎福利募捐活動中表演,成了揚州一道獨特的風景線;1996年揚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為江蘇抗旱救災捐獻善款;1998年,在長江、松花江、嫩江發生特大洪水災害後,揚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捐獻善款及牛絨衫;2011年,在揚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成立20週年之際,公司向蘇北人民醫院、揚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捐贈醫用輪椅200輛;2013年春季學期,揚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資助100名小學生;2013年雅安地震,揚州欣欣食品有限公司第一時間捐助1000箱“親親”八寶粥;2016年在“鄰里守望”活動中,吳耿賢代表企業捐獻善款及物資,這些善款和物資在第一時間送到困難家庭手中……“親親”的愛心還在繼續。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多年來,吳家父子每年都去社會福利院探望弱勢群體,送去關心慰問和物質上的幫助。父親去世後,吳耿賢秉承父輩創立“親親”品牌的理念,遵循“真材實料”,食材全部都用最好的,保證原汁原味。他同時延續的,還有一份愛,他以公益的形式,盡一份企業的社會責任,以此“親親”揚州!(廣陵區作協 陳 躍) 

 

[責任編輯:陳從幹]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