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和運國際租賃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業務總監

時間:2014-08-11 16:33   來源:台灣網

  和運國際租賃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業務總監謝宏裕

  和運國際租賃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業務總監謝宏裕。(張帆 攝)

  謝宏裕個子不高,腳步卻很快,採訪之後的某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我和他在花園道偶遇,他飛快地跟我打了個招呼,握了下手,又飛快地繼續往前走,等我緩過神來,再回頭,已經看不到他了。

  他也是個非常有趣的採訪對象,條例清晰、思維敏捷、聲音溫和而堅定。我本對他所從事的“汽車租賃與設備融資租賃”行業一無所知,他只用了不到5分鐘,便完成了“科普”事宜,同時也讓我清晰地了解到,和運租賃在臺灣是相當了不起的企業,並且正以相當的速度在內地擴張。

  哪怕只是擦肩而過,快步走的謝宏裕也能讓人感受到,他身上傳來的正能量。

  “禮拜六其實無所謂”

  “禮拜六其實無所謂”,是聊天時他不經意提到的一句,我忍不住打斷他滿有邏輯的故事,試探問道:“所以你是‘工作狂’麼?”

  謝宏裕陷入了採訪過程中最長的思考——其實最多也就是3秒鐘——然後給出了一個儘量客觀的答案:“嗯……有一點。”

  去年10月起,謝宏裕就被公司調至武漢,作為公司代表負責籌備新的分公司。這不是他第一次來內地發展,早在2007年,他就曾前往上海,一呆就是兩年。

  在被和運調至武漢之前,謝宏裕一直在公司的審查部工作,通俗説來,是個標準的內勤崗位。到武漢分公司擔任業務總監,是他第一次轉做外勤。面對新的市場、新的團隊、新的工作性質,他坦陳“挑戰的東西很不一樣”。

  “這半年來我每天都在不斷地思考、學習、行動,因為這也是和運第一次嘗試將內勤人員轉到業務崗位,如果‘試驗’成功,會給公司的內勤人員爭取到更多的歷練機會……因此公司上下都看著我和武漢分公司。”

  但他並沒有將此解讀為“壓力大”,他信奉八個字:盡力而為,隨遇而安。

  畢業于臺灣大學經濟係的謝宏裕,非常擅長做功課,從不打沒準備的仗。哪怕是與妻子一同去義大利旅遊,他也會提前閱讀大量資料,用A4紙列印了60多頁的攻略,才正式上路。以至於他對沿途歷史人文的了解,甚至比當地帶隊的導遊還更細緻透徹。

  和這樣一位講邏輯的“工作狂”共事,決不能懈怠思考。“下屬如果問我:‘明天這個會議你要不要參加?’我會反問:‘你覺得咧?’”他期待的報告,是有建設性的,“直接告訴我建議去或者不建議去,以及原因,這才是一個思考過的報告。”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無論之前在上海,還是後來回到臺北,謝宏裕都非常習慣快節奏的工作方式。但如今到武漢來開拓市場,他很快便發現,這座城市的性格,決定他步調比較慢。

  “雖然表面上慢,但好像每遇到一個合作夥伴,對方都説‘很急很急’。往往你這邊急完了,他又不急了。”他最近遇到的一個案例,是春節前就開始“很急”,趕著把方案做出來發給對方,可如今臨近端午了,對方也沒能最終確定合同。

  這樣的案例多了,急性子的謝宏裕找到了“比較慢的對應方式”,來自《讓子彈飛》裏的經典臺詞:“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採訪的當天上午,謝宏裕跑了一趟車管所,體驗了一遍武漢本地的車輛上牌流程。按理説,這不是他必須親自了解的環節,4S店可以代辦,找仲介也很方便。但他還是決定把流程摸透徹,“即使以後辦牌是假他人之手,自己心裏有數的話也會比較放心。”

  在武漢上牌比他想像中複雜,一上午沒跑完,下午3點還得再去一趟車管所。

  但這些細節狀況,並不會影響謝宏裕對投資內地軟環境的看法。“首先,武漢的臺商之間很團結,去年我們剛來武漢時,人生地不熟,臺商協會裏的林明勳先生、俞明進先生等人,都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他們把我介紹給當地的區臺辦、街道辦,人家也是非常熱心地協助我,不僅幫忙找辦公室,甚至還幫我們在租金上還價。”

  汽車與機械設備租賃,在武漢還屬於新興的行業,創業期間難免艱難。但謝宏裕並不急於求成,喜歡歷史的他學生時代就讀到過“大漢口”曾經的繁華,也因此非常看好這裡的市場。

  隨著武漢分公司的事業步入正軌,謝宏裕現在最期待的,是能在這座城市認識一些愛打羽毛球的夥伴,讓自己的禮拜六不再“無所謂”。(馬人人)

分享到:
編輯:雍紫薇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