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臺日誌之黃陂一中校旗贈予臺灣金甌女中

時間:2013-06-20 14:18   來源:台灣網

余傳韜(前排中)與裴高才(左一)率黃陂教育文化代表團在金甌合影

裴高才(左)佀治洪(右)贈童中儀“金甌奇葩,兩岸流芳”

黃陂一中向金甌女中贈校旗

  黃陂一中是湖北省級示範高中,也是黃陂的第一所中學。該校的前身是由“兩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的父親胡康民,于1920年發起創辦的前川中學,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首任董事長。抗戰勝利後,胡秋原返鄉復校並任校長、作校歌,還請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題寫校訓。1988年10月5日,胡秋原首訪大陸時親自回母校舊地重遊,並題詩留念。詩云

  一別校園四十年,欣看黌宇興倍添;

  勤仁誠勇當年訓,地隔時移心自聯。

  自1994年旅臺黃陂同鄉會第二任理事長張我風先生,在黃陂一中開始設立同鄉會獎學金以來,旅臺耄耋老人已經連續19年返鄉為學子頒獎。而臺灣著名教育家余傳韜先生,在該校創設的唐宋詩詞研習班已經有11年了。筆者首次公開出版的第一部田長霖全傳——《田長霖傳奇》,也于2003年7月24日在該校首發。所以,黃陂一中已經成為陂臺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此次赴臺交流的重頭戲是黃陂一中的十名優秀高中學生,首次走進臺灣高中校園,與當地師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我們之所以選擇臺北金甌女子高級中學為對口交流學校,是因為該校首先是臺灣的一流高中。曾榮獲臺灣高級中等職業類科總評優等、綜合高中訪視優等、普通高級中等學校校務評鑒八大向度全數優等。校長童中儀曾榮膺臺灣教育木鐸獎與菁師獎。當然,也與該校是湖北人創辦、並由黃陂人擔任校長息息相關。

  近年來,黃陂一中與金甌女中雙方校長實現了雙向交流,但交流的象徵性大於實質性。此次為了把與金甌的交流活動的壓軸戲演好,筆者事先與金甌女中校長進行了週密策劃。

  因為筆者曾經教了十多年書,擔任高中教師就有八九年時間,而且與童中儀教授既是同鄉,又是世交,他們父女返鄉我均負責接待過,並長期保持互動。所以,我們事先就赴臺簽署的《黃陂一中與金甌女中校際交流協議書》文本,經過多次溝通,達成了四項共識:兩校教師之間進行學術交流;提供雙方教師課程與教學交流;兩校在校的優秀學生進行文化交流;兩校的優秀學生,可實施推薦入學。其中最後一條頗具前瞻性,只是目前鄂臺兩地中學尚未實行。所以,我們在括弧中特別註明,關於具體內容,雙方可先探討,然後視實際情況逐步實施,具體細節另行協商。

  6月14日上午10時30分,筆者率交流團一行抵達金甌女中校門口時,童中儀校長就在有歡迎字樣的電子顯示屏前與我們集體合影。

  當我們步入八樓會議廳,發現臺灣著名教育家、臺灣“中央大學”前校長余傳韜,臺灣著名作家司馬中原,金甌校董、旅臺湖北同鄉會理事長陳興國,中百集團駐臺辦事處主任佀治洪,旅臺黃陂同鄉會理事長陳光陸,以及金甌女中的學生代表,濟濟一堂,已經在這裡笑臉相迎。接著,在童校長的主持下,大家一起見證了黃陂一中與金甌女中簽訂了校際交流協議書,雙方交換校旗。從此,黃陂一中的校旗就飄揚在臺灣校園了。

  接下來,筆者會同司馬中原、余傳韜、童中儀等,與兩岸學子就學習、人生等話題進行頻繁互動,氣氛十分熱絡。

  末了,筆者會同佀治洪主任,向司馬中原先生與童中儀女士分別贈送了“文壇老司馬,風采掩崑崙”與“金甌奇葩,兩岸流芳”的字畫,為此次活動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黃陂區臺辦  裴高才)

分享到:
編輯:郭慶娜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