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進一步加強大陸與臺灣南部交流合作研討會在蘭州舉行

2014年08月28日 13:21:00來源:台灣網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與臺南市兩岸公共關係交流協會在蘭州市舉辦學術交流活動。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與臺南市兩岸公共關係交流協會在蘭州市舉辦學術交流活動。(台灣網 宣玲玲 攝)

  台灣網8月28日蘭州消息 8月27日,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與臺南市兩岸公共事務交流協會共同舉辦的“進一步加強大陸與臺灣南部交流合作研討會”在蘭州舉行。臺南各界人士、大陸有關部門及研究機構專家學者50余人出席了會議。

  海研中心李逸舟主任在會議開幕致辭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岸一家親”理念,植根于我們共同的血脈、精神和歷史文化中。正是基於“一家人”、“一家親”的理念,2008年以來我們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兩岸同胞謀福祉,讓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享有兩岸和平紅利,得到臺灣主流民意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與支援。同時,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也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包括部分臺灣民眾還存在某些疑慮,但從宏觀趨勢看,和平發展代表兩岸關係的正確方向,是兩岸同胞順應歷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選擇。我們歡迎更多的臺灣同胞,不分黨派、行業、地域,都參與到兩岸交流的進程中來,共同維護既有的良好局面,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

  臺南市兩岸公共事務交流協會理事長丁仁方表示,南臺灣約佔全臺人口的三分之一,大陸提出對臺工作要“向南移、向下沉”,在南臺灣引起不小反響。我們希望聯合民間各界力量,將臺南的真實聲音表達出來,提出前瞻性的想法、建議,發揮積極作用,促成與大陸的合作,解決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兩岸與會人員圍繞臺灣南部社情民意及中小企業、農漁業、文教旅遊等與大陸的交流合作,進行了廣泛研討,與會專家學者普遍認為雙方在這些領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和廣闊的合作前景。在兩岸中小企業合作方面,臺南業者認為,臺灣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在經濟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某些方面相對弱勢,亟需加強與大陸的合作。服貿沒有通過,造成了不少困擾,建議成立兩岸中小企業交流平臺予以扶持,利用協會、協進會等民間組織加強與大陸的合作。大陸學者表示,兩岸應共同努力,進一步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建設,逐步減少制度性障礙。在兩岸農漁業合作方面,臺南農業界人士認為,兩岸農業具有高度互補性,農業合作應由原來人才、技術、資金單向流動轉變為雙向流動。大陸學者表示,大陸已成為臺灣農産品出口的最大市場,未來臺灣農産品在大陸的行銷、展示渠道還將不斷拓寬,進一步促進兩岸農業生産要素優化配置,實現互利雙贏。在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方面,與會學者認為,臺灣南部應用型職業教育具有明顯優勢,師資力量雄厚,經驗豐富,但受限于生源不足,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而大陸生源眾多,經濟發展需要實用型技術人才,與臺灣南部職業教育有很大合作空間。兩岸教育交流對增進兩岸青年的了解、增進彼此感情有重要意義,可將高校作為平臺,開展青年志願者交流等活動。此外,與會人員還就文化旅遊合作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研討會由海研中心副主任谷凱寧主持。甘肅省臺辦主任趙少智在開幕式上介紹了甘肅省情及甘臺交流合作情況,並熱情歡迎臺灣同胞積極參與“絲路經濟帶”開發建設,實現共同發展。(台灣網記者 宣玲玲)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李逸舟講話。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李逸舟講話。(台灣網 宣玲玲 攝)

臺南市兩岸公共事務交流協會理事長丁仁方出席會議。

  臺南市兩岸公共事務交流協會理事長丁仁方出席會議。(台灣網 宣玲玲 攝)

[責任編輯:李典典]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