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酒模式”破解臺灣食品認證難

2013年05月17日 08:53:00來源:福建日報

  近日,5萬瓶金門高粱酒經廈門口岸“登陸”銷售。在廈門市象嶼保稅物流園,記者看到,這批貨物享受進口分類管理中“一類産品”待遇,檢驗檢疫部門對其免除抽檢程式,實施快速放行。

  按相關規定,境外食品生産企業需經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註冊、獲得官方認證,在確保品質安全的前提下,方能享受快捷通關,否則必須“批批抽樣檢測”。但長期以來,因兩岸相對特殊的關係,大陸檢驗檢疫部門無法赴臺對臺灣企業執行相關註冊、認證程式。

  突破始於金門酒廠。

  創建於1952年的金門酒廠因生産“金門高粱酒”而享譽島內外,作為全臺400多家白酒生産企業之一,卻在臺灣白酒市場擁有八成的市場佔有率。2004年,企業在廈門建立了金門酒廠(廈門)貿易有限公司作為大陸營運中心。近年來,隨著ECFA對高度白酒的關稅降低及市場開放,金門酒廠以廈門為基地,加速開發大陸市場。

  2008年3月,入駐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後,企業開始享受“綠色通道”待遇,即實施“一線集中抽檢抽驗、二線分批核扣放行”,免去一般通道“二線需抽檢抽驗”的繁瑣流程時間,但由於沒有相關認證,“批批抽檢”仍是必要程式。

  “送實驗室檢測,一次就差不多要20個工作日。酒類銷售有淡旺季,一些經銷商會因此失去最佳銷售時機。”金門酒廠(廈門)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翠雲説。

  2009年初,廈門檢驗檢疫局提出構建臺灣本土企業品質體系認證的戰略性構想,旨在確保進口商品品質前提下加快臺灣食品通關速度,金門酒廠被選為試點企業。為突破官方註冊和認證大門尚未打開的瓶頸,該局創造性地提出了試行“社會認證,官方採信”的模式,即認可大陸具有相關資質社會機構的認證結果。這一構想得到了金門酒廠的高度認同,該廠主動申請大陸檢驗機構認證。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