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川:遂寧再掀“引臺入遂”熱潮

2012年07月18日 14:32:00來源:四川新聞網

  為期整整一週,來自臺灣旺旺中時媒體的採訪團深入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將鏡頭和視線瞄準這個新興的綠色城市,為寶島臺灣呈現一個生動、深刻的遂寧。

  在臺灣媒體頻繁的閃光燈背後,是熱潮涌動的川臺、遂臺合作潮流。市委臺辦主任唐統説,市臺辦將積極發揮對臺工作職能,主動作為,搶佔對臺合作先機,繼續推進遂寧與臺灣在經濟、文化、社會各個層面的交流與合作,尤其是要堅持將對臺招商引資作為核心任務,加強引進臺灣電子企業,擴大與臺灣在現代農業、文化旅遊業等産業的經濟合作,助推我市“成渝中心、綠色崛起”戰略實施。

  25家臺企遂寧“安家” 臺企瞄準成渝搶灘遂

  自2010年、2011年,省委書記劉奇葆、省長蔣巨峰先後率團赴臺開展交流訪問活動以來,川、臺之間的經濟、文化、社會活動交往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態勢。我市也先後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隊數次赴臺開展了經貿交流活動。

  這一系列跡象都顯示出對臺工作面臨著的重大新機遇。我市確定了綠色發展戰略,並出臺了“4+3”産業發展規劃,即鞏固提升綠色食品、油氣鹽化工、高檔家紡及服裝、機械配套4大傳統優勢産業,著力發展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綠色能源3大新興産業。而臺灣在電子産業、現代農業、文化旅遊業等方面擁有雄厚的産業基礎,特別是資金、技術優勢明顯,在發展願望上與我市有著共同的取向,為雙方不斷掀起合作熱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樣一股熱潮從臺企落戶遂寧的態勢中可見一斑。據市臺辦統計,截至6月底,在遂投資臺資企業25家,項目33個,項目投資總額達17.2億美元。産業涉及電子、機械、電鍍、模具、五金、紡織、食品、商業零售、房地産開發等項目。而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遂寧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原在遂投資的臺灣斑柏、統一超商、寶島眼鏡近2年也先後在遂增加了投資項目和資金。

  打造投資洼地 傾情呵護臺商

  與其他招商引資工作一樣,不僅要招大引強,更要做大做強。尤其是對於漂洋過海回到祖國大陸投資的臺灣同胞,做好後續服務工作,讓他們對遂寧産生歸屬感,對於進一步擴大對臺招商引資有著深刻、深遠的影響。

  2009年,市臺辦根據中央“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適當照顧”的政策,協調市教育局出臺了解決臺商子女就學的文件,明確了招收臺胞、臺商子女的幼兒園和中小學校,先後解決了6名臺生入學就讀。

  2011年,市臺辦與市交警支隊積極協調,專門研究解決臺商駕照更換問題,為臺商提供換證便捷通道。遂寧也成為四川第一個為臺胞更換駕照的市州。諸如這樣的嘗試和探索,臺辦將結合臺胞的實際情況,更加深入地實施。

  目前,對臺招商引資工作的統一部署,我市各級各部門已經確定了這樣的服務措施——根據電子項目的投資意向對準備簽約項目實施專人跟蹤,儘快達成簽約;對有意投資的電子企業由專人負責邀請對接,力爭早日邀請他們到遂寧考察,促進項目落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項目落地,保障來遂投資企業的投資用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七通一平,確保企業進場建設;建設和完善對臺招商平臺,將已經與遂寧簽約的企業舉行定期的聯繫工作會,達到以臺商招臺商的目的,組織專人與臺商企業進行聯繫。

  構建聯動格局 再掀“引臺入遂”熱潮

  引臺入遂,方興未艾。目前,在各地都已經加強對臺招商引資力度的背景下,更需要包括市臺辦在內的各級各部門強化協作,形成對臺招商引資的強大合力。

  2011年,市委召開赴臺招商項目推進工作專題會議,成立了對臺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招商副市長任組長,推進我市對臺經濟工作。

  與此同時,我市也形成了對臺歸口管理機制,打破狹隘的政績、行業、區域概念,加強臺辦與招商部門的協調配合以及與區縣、園區的聯繫溝通,通力合作,共同提高我市對外開放水準。目前,我市在深圳、上海、廈門等臺資企業密集的沿海城市設立了對臺招商引資辦事處。

  時代賦予新機遇,可以預見,臺企搶灘成渝漸成不可逆轉之勢。搶抓時代機遇,則需要我市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協調配合,形成對臺招商引資的強大合力,開創“引臺入遂”新天地。(遂寧日報記者姚波)

  分享到4.11K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