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聚焦甘肅新能源建設

時間:2012-06-04 09: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甘肅酒泉6月1日電 (記者 丁思)繼走訪甘肅酒泉風電基地後,由甘肅省臺灣事務辦公室組織的海峽兩岸“陸上三峽行”採訪團1日來到敦煌光伏發電場,聚焦甘肅新能源建設。

  甘肅酒泉是中國內地規劃建設的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和百萬千瓦級光電基地。截至目前,該市已建成風電場35個,全市風電裝機規模達550萬千瓦,在建風電項目裝機容量達64萬千瓦,獲批准開展前期工作的風電項目總規模達400萬千瓦,計劃年內全部建成,到年底全市風電裝機規模將突破1000萬千瓦。

  甘肅酒泉市能源局副局長韓兆省接受臺灣媒體採訪稱,目前酒泉風電發展面臨三大難題:風電自然資源不穩定、電能消納能力不夠、輸送電網通道過窄。對此,當地政府正加快技術創新破解難題,並重新規劃電網通道,增加外送範圍,適應酒泉風電基地二期風電消納和送出的需要。

  來自臺灣《工商時報》的康彰榮關注“當地風電基地産能過剩”,提問當地政府如何找尋風電基地擴大和電量消納的平衡點;“中國電視公司”記者則想對“風電基地投入成本與實際收益的對比”一探究竟。設備技術方面的創新是臺灣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康彰榮現場“請教”技術人員如何解決風沙對設備的破壞的問題。臺灣《中國時報》記者藍孝威提問:如何將當地的技術因地制宜適用於濕潤氣候的臺灣,設備如何防鹽防潮等問題。當地政府陪同採訪的官員和技術人員均給予回答。

  2012年3月,甘肅武威市與世界500強企業聯華電子集團公司子公司——臺灣永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簽約1000兆瓦光伏發電及200兆瓦光伏組件生産項目。這標誌著甘肅與臺灣的經濟交流突破中藥材、原材料加工等傳統工農業,致力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的開發合作。

  對於兩岸新能源的合作,臺灣新聞網的黃有章説,“雙方都有合作傾向,但實際合作很少”。他説,隨著當地對環保的重視,臺灣清潔能源發展近年突飛猛進。目前,臺灣新竹、彰化沿海一帶打造大規模的風力發電設備,但設備和技術基本都是從德國和丹麥進口的。

  康彰榮建議,甘肅酒泉風電裝機設備在外銷方面注重“因地制宜”擴大海外市場,並將呼籲臺企有針對地供應市場所需産品,加強與大陸市場的合作。藍孝威則表示,建議兩地都能出臺相關開放的經濟政策,在招商引資方面給予支援,增強雙方交流合作,使民眾都能受益於新能源建設。(完)

分享到:
編輯:段方君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