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建平潭推行商事登記 對臺商釋放多重利好

2013年12月02日 08:4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福州12月1日電(林春茵 郭熙嬋)1日記者從平潭綜合實驗區商事登記改革及相關配套制度新聞發佈會獲悉,《平潭綜合實驗區商事登記管理辦法》(下稱《辦法》)11月29日以福建省人民政府令形式頒布,“寬進嚴管”的商事登記制度更利於臺商投資興業。

  據福建省工商局副局長黃培惠介紹,此次《辦法》主要包括先照後證、商事主體直接登記制、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放寬市場主體、放寬經營範圍登記、改年檢制度為年度報告制度、實行經營異常名錄製度等9個方面。

  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周青松向中新社記者介紹,平潭于2012年即已實行“直接登記制度”,在臺資準入制度先行先試,“商事登記是商業環境的第一關,是平潭優惠政策的又一疊加。”

  按先行的“直接登記制”,鼓勵類、允許類的臺資企業不用提交審批機關的批准文件就可先行辦理營業執照,實行“當天核準”。

  “商事登記比直接登記走得更遠”,黃培惠認為,《辦法》將臺資企業直接登記制向實驗區所有鼓勵類、允許類外商投資企業延伸,“這將更為吸引國際國內投資者到平潭創業。”

  在平潭即將“封關”的當前,迎來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周青松連稱利好,“降低門檻,鼓勵臺企進入,提高登記效率,建立和完善商事主體信用基礎,對於鼓勵和吸引更多投資主體落地創業起到積極作用。”

  “平潭放開註冊名稱庫,與臺灣本土名稱慣例相對接,”周青松從臺企註冊各個方面進行詳解,“原先臺商習慣使用的名稱有很多不能登記,現在可逐步實現臺灣本土習慣使用的名稱。”《辦法》許可註冊資本實行認繳制,減輕臺資出資壓力。“臺商出資以什麼樣的出資形式、多長時間到位,可根據經營需要自行決定。”

  經營範圍由企業自主選擇,並可靈活表述,“這與臺灣習慣做法更為接近,來平潭實驗區投資的臺商更會有認同感。”

  “平潭就是因臺而設。”資拓宏宇(平潭)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臺商邱林盛向記者仔細了解《辦法》的規定之後評價,此次商事登記制度放寬登記條件,對想創業又資本不足的企業“更有吸引力了”。

  邱林盛同時提出希冀,建議大陸能逐步開放特定營業項目,在金融、貸款方面消除限制,給臺商更多營商機遇。

  據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提供的數據,平潭現有外資企業197戶,其中臺資企業142戶,實行“直接登記制”以來,新增外資企業139戶,新增投資總額8.23億美元,新增註冊資本3.66億美元。其中,新增臺資企業103戶,新增投資總額1.3億美元,新增註冊資本1.14億美元;分別是實行“直接登記制”前的3.2倍、0.61倍、1.32倍。

  “諸多利好使平潭臺資實現‘井噴’式增長。”黃培惠介紹,平潭工商局正全力打造一個在大陸各省市區中臺資企業準入最便捷、市場環境最優化、消費維權最有保障的一個區域。

  2011年底國務院批復平潭總體發展規劃,賦予平潭綜合實驗區比經濟特區更加“特區”的政策。周青松透露,平潭關區力爭今年底達到實施封關運作的條件,一旦封關運作,國家賦予平潭的優惠政策將全面落地。

  據悉,福建的商事登記改革在平潭綜合實驗區推行之後,也將於2014年一季度之內,在廈門市、泉州市和福州市的相關開發開放區試行,並2014年9月之前在全省全面推開。(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