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臺商“創二代”創新“接棒”
“年輕一代想要完全繼承父輩産業,因為部分觀念不同,矛盾就會一直存在。此時,發展事業唯一的辦法就是在不影響父輩本業的情況下,走出去,自己創業。”大陸臺商“創二代”陳泉宏説。
“可以找與父輩事業相關的領域創業,這樣成功率更高。”祖籍福建泉州的陳泉宏21年前隨父親在上海、廣東兩地打拼,從參與父親的“代工廠”運作,到開啟自己的貿易公司與投資事業,他體會深刻。
|
1992年,陳泉宏從臺灣來到上海,給6年前已到這裡創業的父親陳勉吾幫忙,“當時的上海還能看見糧票的影子,而我算是當時上海最年輕的臺商。”
陳泉宏回憶説,當時父親將大量海外製鞋訂單帶到上海,給自己在廣東的製造廠或包給上海當地企業生産。“好的時候,甚至同時向3家工廠下訂。”
“父親最為明智的做法就是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外資,而是一直在試圖融入本土。”在陳泉宏看來,正是這種思維助力企業在競爭浪潮中脫穎而出。
改革開放初期,大陸嘗試性創立“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的貿易形式,受到臺商熱捧,陳泉宏和父親在廣東的工廠也不例外。
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三來一補”的形式已逐漸不適應企業的發展。而在2004年,陳泉宏父親的製鞋公司已基本完成原材料本土化。這一時期,公司成為第一家加入廣東省鞋業商會的臺企,“接班人”陳泉宏也成為廣東省鞋業廠商會常務理事。
2005年,陳泉宏創立了貿易公司,利用長期累積的國際市場對其認同與信用,將生産與銷售分開。2007年,看到利潤下滑的陳泉宏將製鞋公司賣掉,這使他躲過一劫——2008年6月,在金融海嘯爆發前3個月,一個上千人的製鞋廠已轉型升級為僅有8人的貿易公司。
“企業家不是要規模經濟,而是要效益經濟。”陳泉宏慶倖家族的資金沒有被“海嘯”淹沒。此後他繼續自己的創業思維——將父輩在生産製造領域積累的資金,用於全球化投資。
“現在的方向是,以最好的模式、最低的門檻,給相對缺乏資金、但有熱情的人提供創業機會。”陳泉宏在福州對中新社記者説,如果你認為老爸很強,先乖乖地學幾年;如果有一天你認為自己很棒,你可以告訴他,你要出去幹,“遊説他,並證明自己的能力”。
陳泉宏父子在大陸的創業,正是大陸兩代臺商創業精神與智慧接力的一個縮影。而順應市場,以創新的思維創業,正成為“大陸臺商2.0版”的創業趨向。
在中新社記者接觸的大陸臺商“創二代”中,陳富澤也頗具代表性。他的父輩1996年在福建漳州建廠,加工和生産鍍鋅鋼板等,産品主要用於建造輕型廠房、鋼屋構廠房,而現在他也將事業的轉型升級當作一次再創業,“參觀過許多美國、日本的房屋,95%是鋼鐵材料,這是一個機會”。
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徐莽近日在福州介紹説,上世紀80年代初,臺商陸續前往大陸考察並開始投資興業。1981年最早來到大陸的臺商投資福建漳州,1983年又有臺資落戶廣東……截至2012年底,大陸累計批准臺商投資項目8.8萬多個。
徐莽表示,父輩來大陸創業時風華正茂,如今已六七十歲,他們用二三十年打下的基業,轉型升級有不少困難,“很多老企業家都認為已力不從心。我們認為,年輕企業家的培養已迫在眉睫。”
[責任編輯: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