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建漳州臺企增資擴廠“抱團過冬”

2012年09月27日 10:30:00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漳州9月25日電 (記者 張羽)長春化工通過6次增資,總投資從2100萬美元,增加到1.26億美元,增加5倍;統一實業3次增資,總投資從1.3億美元,增加到2.32億美元……

  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陷入低谷,中國吸引外資持續走低。在此形勢下,“臺胞祖地”福建漳州出臺多項政策,激勵臺商增資擴股,“抱團過冬”。

  漳州市外經貿局25日披露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至8月,漳州共引進臺資企業47家,佔據同期漳州引進外資項目的“半壁江山”,註冊合同金額達3.57億美元。

  漳州臺商投資區的長春化工(漳州)有限公司總經理何義明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坦言,兩年來,“企業雖然有一定成長,但經營的很艱難。”企業通過縮減生産成本,提高價格競爭力才得以維持發展。

  不過,地方政府著力為臺商打造的投資軟環境讓何明義“對企業平穩過冬很有信心”。今年2月2日,漳州臺商投資區正式晉陞“國家級”,臺企享有更為便捷的審批、通關等政策。何義明表示,“地方政府出臺了涉及財稅、土地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給企業盈利騰出了空間。”

  自2011年以來,長春化工再次增資1835萬美元,在漳總投資達1.26億美元,何義明預估“今年企業業績將成長15%左右。”

  今年漳州市委、市政府宣佈出臺《關於進一步鼓勵臺商創業和支援臺資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支援臺商繼續“深耕”大陸。

  今年已62歲的呂榜洲告訴記者,漳州這幾年特別用心輔導在漳臺商,很用心地解決臺商遇到的困難,臺商在這邊受到的風險比別的地方更低,更有保障。

  這位臺商早在1992年就和妻子、母親一起來到東山島,投資80萬美元創辦了福煌五金公司,生産漁釣等漁具製品。如今,現任漳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的呂榜洲,已在漳州創立了5家公司。

  在漳州,增資擴廠的臺企並非個案。統計顯示:2010年至今年8月,漳州已落地臺企、外企增資項目162個,總投資17.8億美元。

  臺商在漳州從最早的農業項目起家,已發展到如今動輒上億元投資的大項目。正如中共漳州市委書記陳冬所言,“增資擴股不僅進一步完善了臺資企業産業鏈,還帶動了數百億元的投資。”

  從1981年首家臺資企業落戶至今,已有2600多家臺資企業在漳投資興業,實際利用臺資超過66億美元,居大陸地級市第三,累計引進臺灣百大企業10家。

[責任編輯:馬迪]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