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建武平實施“六項”文化工程 推動武臺文化交流

2012年03月01日 13:19: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3月1日武平消息 為推動福建武平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動武臺文化交流再上新層次,武平縣採取多項措施,圍繞新時期對文化建設的新要求,實施“六項文體工程”。

  全力打造文體設施提升工程。圍繞構建覆蓋全縣的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公共文體網路設施建設目標,全面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2012年將繼續推進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和客家藝術演藝中心建設(第二屆海峽兩岸定光佛文化節迎賓晚會將在此舉行);配備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資訊資源共用設備各1套;新建21家及改造26家農家書屋,到2012年底,將實現農家書屋全面覆蓋全縣每個行政村;啟動縣體育場規劃建設;計劃建設農民體育鍵身工程30個行政村。

  大力實施文化藝術精品工程。確實做好省第五屆藝術節各項籌備工作,加快場館建設,創作編排古裝漢劇《定光佛傳奇》並適時組織赴臺演出;收集、整理、編輯出版《武平客家山歌》;加強客家文化生態保護,深入挖掘具有武平縣特色的客家文化、南海古國、傳統漢劇、定光古佛等文化資源,積極打造定光佛文化精品;組織各鎮、村的文藝創作骨幹,結合本地特色和自身特長,大力開展文藝創作,為開展武臺文藝作品展作好準備;進一步打造“激情廣場大家唱”等群眾文化品牌。

  廣泛開展全民體育健身工程。推進老年人健身運動和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向縱深發展;創新健身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探索“一地一品”創建模式,全縣舉辦各級各類群眾體育比賽和活動50次以上;加強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建設,積極探索體教結合的新路子,在普及的基礎上促提高。

  切實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工程。加大文化工程建設力度,全面啟動定光佛祖廟岩前均慶院維修二期工程,爭取上級財政的資金補助;推進定光佛信俗申報省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啟動中山宮廷花燈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審定公佈一批縣級涉臺文物保護單位;探索武平民間資本和非遺成果有機嫁接的新途徑,凸顯武平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全力推進文體産業發展工程。進一步加大對文體産業的扶持力度,力爭省、市文化和體育産業政策、資金的扶持,大力發展縣內文化創意、動漫、體育休閒旅遊等新興文體産業。進一步加大對文體産業的培育力度,充分利用好閩粵贛邊生態根藝博覽城、海西中山百家姓博物園、中山歷史文化名街、定光佛卓錫地岩前均慶院、文博園等載體,加強招商引資,著力引進一批具有産業特色和帶動效應的文體産業項目,做大做強文體産業,使其真正成為武平縣新的經濟增長點。

  深入推進文體市場凈化工程。繼續加大文化市場整治力度,完善社會監管,落實長效管理措施,維護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台灣網武平縣委臺辦通訊員 劉文)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