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建涉臺文物資源豐富 學者吁保護舉措要更細緻

2011年05月06日 12:11:00來源:

  鼓浪嶼上的林祖密(辛亥革命後首位宣佈恢復中國國籍的臺灣人)故居,很早就成為廈門市涉臺文物古跡,但各位屋主意見不統一導致遲遲不能修繕,如今墻體外表脫落,紅磚畢露,青苔四處,顯得殘破。

  據了解,鼓浪嶼上現在仍有部分涉臺文保單位像林祖密故居一樣,由於種種原由而成了“危房”。“危房”不容小覷,這些涉臺文物印證著兩岸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密切交往,兼具鮮明的個性與典型的民族性,飽含歷史、人文、科學、藝術價值,一旦保護不力,極易造成歷史緣脈的割裂和海西城市記憶的殘缺。

  福建涉臺文物資源十分豐富。施瑯宅祠墓、天后宮、清水岩……2008年國家文物局啟動涉臺文物保護工程,首批15個項目均來自福建。據統計,全國1300余處涉臺文物中,福建就佔1076處。

  出於對豐富資源的重視,福建省一些舉措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09年3月,《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就設專章規範了涉臺文物的保護。今年3月,該省又組織編制了《海峽西岸文化遺産(涉臺文物部分)保護總體規劃》。目前各級政府已投入涉臺文保和維修專項經費,分期分批搶救維修一批重點文物。

[責任編輯:石宏]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