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同樣的文化、同樣的血脈、永遠的一家人——在滬創業臺胞聆聽習總書記重要講話有感

2019年01月11日 15:08:00來源:台灣網

  同樣的文化、同樣的血脈、永遠的一家人。(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台灣網1月11日上海訊 1月4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大會舉行,習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上海市楊浦區作為國家創新型示範城區、“雙創”示範基地,吸引了一批臺灣同胞落地創新、創業。對於紀念大會以及習總書記的講話,他們同樣十分關注,並有著自己的解讀與感受。

  海峽夫妻兩岸情:兩岸關係歷史進程給自己帶來因緣

  “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見到周穎的時候,她正利用午飯後的空余時間,在位於楊浦區大學生創業示範園的辦公室內,為女兒——在楊浦公辦學校就讀的臺青“創二代”準備晚上的復習資料,正巧做到這篇《日月潭》。她和丈夫、來自臺灣新北的陳雙卯是上海復啟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他們創辦的非營利組織賦啟青年中心名聲更為響亮,旗下專注兩岸青少年交流、青年發展議題的品牌“DIGGERS”已經成為滬上數一數二的青年公益品牌項目。

  “我們小時候就學這篇課文。”周穎笑道,“那時就想著以後一定要去臺灣看看日月潭,沒想到現在不僅僅去了臺灣,看了日月潭,還嫁給了雙卯這個臺灣人,一起創業,一起服務兩岸青年的交流往來。”她感激從40年前的《告臺灣同胞書》,到兩岸開放民眾往來,再到2008年開始全面三通,這一歷史進程給自己帶來的姻緣。

  “我上午專門空出時間看了《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大會的直播,雙卯雖然在出差,但也通過網路直播收看了。”她指著手機上的澎湃新聞客戶端,“習大大的講話中滿是真誠與善意,向大陸人民、向臺灣同胞傳遞了祖國統一的決心。特別是對兩岸青年講的話讓我感觸最深。他説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兩岸青年要勇擔重任、團結友愛、攜手打拼,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兩岸中國人要精誠團結,攜手同心,為同胞謀福祉,為民族創未來。”

  周穎遞拿出一份最新的兩岸青年交流項目的企劃書,“我和雙卯接觸了非常多的大陸和臺灣青年,在日常的交流中,在彼此的興趣愛好、為人處事間,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大家流著相同的血液,是彼此聯結的親人,骨子裏有著共同的中國夢。我們一直邀請臺灣的年輕人來大陸走走看看,只有親腳踏上這片土地,親身感受,才能真正的理解和共融。相信習大大今天的講話能進一步地鼓勵臺灣的年輕人把未來的目光放到這裡,我們也一定會繼續努力,讓自己成為他們來這裡落地、發展、成功的橋梁與窗口。”

  臺青創客:“灣灣”與夥伴們一同向夢想邁進

  與陳雙卯、周穎夫婦的復啟教育隔著兩個樓層,另一位來自臺灣的青年創客陳宇利正和公司的夥伴們探討春節前的幾個校園推廣項目。這位因為遺傳性的糖尿病,號稱在大學之前沒有離開過(新北)板橋的臺灣師範大學大四學生,只是由於2017年暑假參加了楊浦區的兩岸及澳門地區大學生暑期創業實習營,就被這裡的創業氛圍所吸引,義無反顧地拿著自己在補習班兼職賺取的收入,休學創業,成為了從事校園品牌推廣、校園電競的微漾文化的四位聯合創始人之一。

  “我前幾天看了CCTV4的《國家記憶—臺海紀事》,知道了今年是《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陳宇利説道,“所以今天上午我就特地有聽習大大的講話。”這個一直戲稱自己是“灣灣”的年輕人雖然説話方式還是帶著濃濃的“臺灣腔”,但很多用詞已經越來越像大陸的同齡人了。“我覺得習大大講話的核心還是要兩岸交流,要相互了解,相互認識。對於我來講,兩岸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只是停留在報紙上、電視裏或者網路上,所以我當初雖然下定了決心要來上海發展,心中卻依然非常忐忑,不確定自己能否被接納、包容,能不能順利融入上海這個大都市。但當我和這裡的大家、和宇哥接觸之後,”他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個帥氣小夥子,微漾文化的另一位創始人劉宇,“我就知道這完全不是問題,因為兩岸年輕人之間真的是一點差異都沒有,從思維方式到行事作風,甚至在這裡讓我更多地體會到了中華文化中,人與人之間的坦誠與溫暖,這和我以前所聽到、所認知的大陸完全不同。小夥伴們口稱我是‘灣灣’,行動中全然當我是兄弟,碰到困難總會有人伸出手拉我一把,這種夥伴間一同往更好地夢想邁進的感覺真的很棒。”

  他突然想起什麼,拿出手機翻看起微信,“我過來一年多,一直有臺灣的同學問我這邊的情況,我總是先告訴他們不要有擔心和顧慮,不要把自己的朋友圈局限在LINE和FB,今天聽了習大大的講話,我以後更要告訴他們,兩岸青年流著一樣的炎黃子孫的血脈、講著一樣的語言、身處同樣的文化,所以臺灣是我們的家,大陸也是我們的家,在自己家裏,只要你有決心,就能夠實現夢想。”

  “老楊浦”林俊廷: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年輕人間應增進實質性交流

  在同周穎、陳雙卯、陳宇利們所在的五角場毗鄰的新江灣城,來自臺灣的文創業者林俊廷在這裡拓展著他的事業版圖。不同於另兩位年輕人在大陸起步事業,60後的林俊廷在文創業界早就闖下了一番天地——他是臺北花博會夢想館的策展人,由他策展並製作的新媒體版《富春山居圖》曾在島內引發半年、400萬人次觀展的熱潮。現在,他把事業重心轉到了祖國大陸,傳播自己“文化先導——創意引領——産業轉化”的文創理念,更要用自己在新媒體藝術領域的高超技藝,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去年春節期間在年輕人中叫好又叫座的新媒體版《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就出自他的手筆。

  “習總書記的講話很大氣、很實在、很真誠。”連日來奔波于北京、浙江、湖南,林俊廷依然關注了《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紀念大會,同時還第一時間了解了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回應聲明。“小肚雞腸。”他無奈地搖頭,“兩岸需要更多的合作更多的交流,就像習總書記以前講的,兩岸要共同傳播發揚優秀歷史文化,我們現在就在做這個事情,中華文化有那麼多的好東西,我們的年輕人,大陸的、臺灣的,卻都更熱衷於過洋節,真的是非常可惜。”

  “我覺得現在兩岸民眾相互間的認識還不夠。”作為一個已經在地居住超過十年的“老楊浦”,林俊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與想法,“雖然大家都在努力推動交流,但從我自己,到身邊的年輕人,特別是島內想要來這邊發展的朋友,大家對大陸始終感覺認識得不夠深入,反過來,大陸民眾對臺灣、對臺灣同胞的了解也是。希望以後能有更多實質性的交流與接觸,更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機會,讓我們參與到在地的發展中去。”

  兩岸人民是一家、兩岸有著共同的文化、兩岸人民需要更多地交流與融合。身處楊浦乃至上海創新發展的大勢之中,他們更能體會到習總書記講話中所釋放的積極信號,也更願意成為最直接的窗口,讓更多在島內的臺灣同胞,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意義,了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內涵所在。(台灣網、上海市臺辦聯合報道)

在滬創業臺胞發表演講。(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在滬創業臺胞發表演講。(圖片來源:上海市臺辦)

[責任編輯:張露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