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千文化聚親緣 川臺合作拓藍圖

2018年12月11日 16:00: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2月11日內江訊 “來到內江,親近大千!當我們的車經過內江的迎賓大道,我能感受到跟張大千先生是那麼的親近。我心裏當時就後悔了——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來!”12月3日至6日,2018海峽兩岸張大千文化藝術交流暨産業合作峰會在四川內江舉行,開幕式上,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臺灣旺旺集團副董事長胡志強高興地跟大家分享他第一次來到內江的感受。

  大千藝術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藝術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兩岸同胞彼此心靈溝通的重要載體。此次峰會吸引了兩岸知名學者、書畫大師等250余名嘉賓來到內江,共話大千藝術,共謀交流合作。四川省臺辦主任羅治平表示,本次活動以大千藝術為橋梁,為廣大臺灣同胞共用四川發展新機遇,共謀新發展搭建了新的合作平臺。

  文化聚親緣

  內江是張大千先生的故鄉,臺灣是張大千先生晚年定居地。因為張大千先生,內江與臺灣結下了數十年的不解之緣,綿延至今。追思張大千先生,內江與臺灣兩地人民締結了深情厚誼,代代相傳。

  12月4日,在2018海峽兩岸張大千文化藝術交流暨産業合作峰會主題演講上,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詩詞大會文化嘉賓酈波,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佛光山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林谷芳應邀分別作《大千入毫發 湛然明內江》《氣象萬千,富貴逼人——美術史意義中的張大千》主題演講。

  隨後舉行的高峰對話環節,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畫院院長孔維克,臺中市前副市長蔡炳坤,大陸著名戲曲家、辭賦作家魏明倫圍繞主題“張大千的情”進行了交流分享。蔡炳坤表示,張大千先生雖然在臺北安享晚年,但他心繫大陸,兩岸情牽。1954年,張大千把在敦煌臨摹的279幅壁畫全部捐給了四川省博物館,1983年,張大千在臺北病逝,他生前留下的許多古籍古畫都捐給了海峽兩岸的博物館,就連他的住所“摩耶精舍”也一併捐出。張大千先生對祖國的愛是一種“大愛”。

  筆墨牽紅線

  當日下午,兩岸張大千書畫藝術交流暨筆會舉行,近30名來自海峽兩岸的書畫名家齊聚一堂,共同揮毫潑墨,傳承和弘揚大千文化。

  共同的情感和使命,促使兩岸一起繪製錦繡藍圖。筆會上,臺灣著名書畫家遊三輝、廖文潭和大陸著名書畫家孔維克、邱笑秋共同繪製了一幅長3.6米、寬1.8米的畫,著名書法家李果青在畫上題名《大千萬象錦繡河山》。海峽兩岸秀美風光,祖國大好河山融為一畫,兩岸書畫家笑語晏晏,其樂融融。

  臺灣著名書畫家、張大千再傳弟子遊三輝激動地表示:“很榮幸受邀參加這次活動,兩岸同胞同根同宗同源,相信這次兩岸交流筆會,將讓兩地文化更上一層樓!”

  合作拓藍圖

  活動期間,兩岸嘉賓還從“張大千的親情與兩岸情”、“張大千的藝術情與書畫情”延伸到“川臺産業合作情”,大家以“産業合作+區塊鏈”主題進行論壇交流,支招內江經濟發展,展望內臺産業合作新願景。

  多次來到內江的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高錦樂表示,“內江具有地處成渝經濟帶的區位優勢,臺資企業要多發揮自身優勢,多做搭臺搭橋、穿針引線的工作,幫助招引更多臺資企業來內江投資發展。”他還希望臺灣和內江的青年企業家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挖掘商機,尋求合作。

  內江市副市長曾雲忠也向臺灣與會臺商伸出合作橄欖枝,他表示,區塊鏈正深刻改變世界經濟與人們的生活,兩岸一家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廣泛應用,內江和臺灣合作的領域將更廣、層次將更高。歡迎廣大臺灣企業家在這裡找到商機,創業者在這裡實現夢想。

  論壇上,浙江大學特聘教授、杭州途特淘網路技術公司CEO陳鋒作“解密區塊鏈”主題演講;臺灣區塊鏈家族創始人及CEO楊雲傑作“臺灣區塊鏈産業發展現狀”主題演講。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副秘書長、成都麥聯室內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榮華和四川效率源資訊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效寧分別代表臺灣和內江青年企業家作發言。大家一致看好雙方未來的合作前景,正如楊雲傑所言:“兩岸都鼓勵區塊鏈産業發展,臺灣區塊鏈也已加入兩岸區塊鏈聯盟,區塊鏈將更好地串接兩岸資源,服務兩岸經濟社會發展。”(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王莉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