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人士武漢探討社區營造 聚焦養老服務新模式

2018年12月10日 11:28:00來源:台灣網

2018年兩岸社區營造(武漢)高峰論壇現場。(武漢市臺辦 劉宇 攝)

  台灣網12月10日武漢訊 2018年兩岸社區營造(武漢)高峰論壇6日在武漢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社區工作者、相關部門負責人就社區營造與養老服務等議題,分享經驗、探討兩岸基層社區發展新模式。

  “當前,老齡化是兩岸共同面臨的社會問題。”臺灣原鄉文化暨社區發展協會會長蘇進強表示,兩岸文化底蘊相近相似,加強基層社區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學習、互通有無,不僅可以促進兩岸基層社區持續深度合作,也是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渠道。

  蘇進強介紹,臺灣7851個村裏中,一半左右設置了老年人關懷據點。打造友善環境與社區,讓老人、失智長者能夠勇敢踏出家門,並自在生活在社區裏,參與社區各種活動,已成為臺灣社區養老的主要趨勢。

  當天論壇現場,臺灣社區基層工作者介紹了當地“繪本養老”“銀青共居”“樂齡學堂”等另類社區養老經驗。臺灣原鄉文化暨社區發展協會秘書長蔡富澧以臺灣中莊社區為例,介紹該社區在關懷老人日常生活、健康的基礎上,鼓勵社區老人“老有所用”,通過手工藝製作、種植等活動,發揮老年人在社區工作中的價值。

  近年來,武漢先後組織實施了“幸福社區創建”“紅色引擎工程”等主題實踐活動,涌現了百步亭、青和居等一批新型社區及社區建設模式。

  武漢市臺辦主任劉紅鳴表示,隨著兩岸民間交流的持續發展,漢臺社區交流也不斷深入,雙方社區工作者的交流互訪讓彼此受益良多。此次論壇的舉辦,對於推動兩岸社區建設交流,促進社會治理創新,不斷提高社區治理水準,將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兩岸社區營造(武漢)高峰論壇嘉賓代表。(武漢市臺辦 劉宇 攝)

  本次論壇由國臺辦全國對臺幹部培訓中心和武漢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參加論壇嘉賓還將與武漢市青山區青和居社區工作者進行交流座談。(台灣網武漢市臺辦通訊員 張芹)

[責任編輯:王莉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