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打造冷凍蔬菜出口業航母——專訪台資企業煙臺北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藍明德

2018年11月23日 15:54: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1月23日萊陽訊  山東省萊陽市,是一個農業大市,也是一個農業出口大市。自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萊陽立足本地優勢,面向國際市場,通過發展創匯蔬菜産業,大大推動了萊陽經濟的發展。

  在1996年,萊陽市已有36個品種的蔬菜進入日本、韓國、東南亞及歐美市場,其中速凍芋仔在日本的銷量已佔市場貨源的80%以上,並獲得全日超級市場精品銀質獎。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萊陽已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冷凍蔬菜基地,連續多年蔬菜出口量居全國縣級市之首。

  在速凍蔬菜出口業興起的背後,萊陽首家臺商獨資食品加工企業——煙臺北海食品有限公司可謂功不可沒。在北海公司的引領下,萊陽速凍蔬菜出口業以高端起步,百分百齣口。

  近30年來,煙臺北海食品公司紮根萊陽大地,引領蔬菜加工出口業在萊陽遍地開花。30年,仿佛彈指一揮間,北海食品公司已經完成了從一代創業到二代傳承的嬗變。

  紮根萊陽

  煙臺北海食品有限公司是1990年10月份經山東省政府批准建立的臺商獨資企業,法人代表藍木秋。註冊資金300萬美元,總投資額600萬美元,資産總額5300萬元。公司佔地面積31000平方米,現有員工400余名,其中管理和技術人員80多名,擁有各類機械加工設備200余臺套。

  公司以加工冷凍蔬菜為主,有冷凍芋仔、綠花菜、菠菜、牛蒡、胡蘿蔔等産品。經過近30年的發展,公司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公司本部的年加工出口量為8000噸左右,年創匯1000多萬美元,年上交利稅600萬元左右。

  隨著企業的壯大,北海公司還在大陸陸續合資興建了數家食品加工廠,擴大了公司的生産和銷售能力。

  公司現任總經理藍明德,説起父輩當年選址萊陽籌建蔬菜加工廠的舉措,依然被父親藍木秋的魄力與遠見卓識深深地折服。

  藍木秋,24歲時踏足臺灣蔬菜加工企業,1986年正式創辦了自己的蔬菜加工廠,産品全部出口日本。

  鋻於臺灣資源有限,為公司長遠發展計,藍木秋先生將目光投向了大陸。彼時,兩岸通商、通郵、通航的“三通”政治主張剛剛提出,通郵、通航雖然還沒有落實,但兩岸的通商往來已經開始,大陸向臺商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兩岸貿易額逐年攀升。但當時,臺商投資大陸多選址在福建、浙江、江蘇昆山附近,到山東投資的很少。

  而北海食品之所以擇地萊陽,藍明德告訴記者,這是董事長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戰略選擇。福建、浙江、昆山等地屬於臺商投資熱土,長遠來看,別人不去的地方發展前景更為廣闊,這是考量之一;山東地處中國的南北方之間,氣候溫和,光照充足,一年四季有農作物出産,這是考量之二;萊陽,近鄰青島和煙臺兩大港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這是考量之三。

  那些年,藍木秋的企業做得最多的出口蔬菜是冷凍芋仔,而萊陽的南鄉芋頭自古有名。藍木秋和他的客戶一行到萊陽實地考察,經過品鑒,客戶認為萊陽孤芋不僅在口感風味上最接近日本芋頭,而且營養豐富,具有一定的市場。

  就這樣,多番考量下,煙臺北海食品有限公司最終在萊陽落地生根。

  遍地花開

  西方有句諺語: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回想一路走過的風雨,藍明德對這句話的認識尤為深刻。

  公司發展到1995年左右,冷凍蔬菜産品供不應求,擴大生産能力成為當務之急。當時有兩個方案,一是繼續投資籌建北海公司分廠,一家獨大;二是物色合適的對象合資建廠,幫助小公司,最終達到共同壯大的目的。最終第二個方案勝出。

  1996年,與萊陽恒潤冷藏廠合資成立了萊陽恒潤食品有限公司,現在的恒潤公司年生産能力3萬噸以上,産品80%出口,遠銷日本、美國、英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000年合資成立了萊陽恒泰食品有限公司,生産加工銷售速凍方便食品、速凍食品及冷庫經營等。

  在“堅持品質、創新管理”的企業精神指導下,北海公司快速成長,在冷凍蔬菜加工及對日出口方面獲得大幅增長,並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北海食品這艘冷凍蔬菜加工出口業的航母,搭載著眾多中小企業,順利行駛到了2008年。

  2008年10月12日,日本一女性消費者食用煙臺北海食品公司出口日本的冷凍青刀豆後,感到不適。經日本方面檢測,其食用的豆角中最高含有6900PPM的“敵敵畏”成分,是標準值的3.45萬倍。這就是震驚中日兩國的“青刀豆”事件。

  處於漩渦中心的北海食品公司,産品被全面禁止出口日本。雖然此後經過嚴格調查,被斷定為一起蓄意投毒的刑事案件,北海公司不承擔事件責任。但直至事件圓滿解決,放開出口限制,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年。是年7月份剛上任總經理的藍明德,回憶起這一事件帶給公司的壓力和影響依然唏噓不已。

  除了感謝在這一事件中給予大力協助的有關方面的領導及負責人,對於公司父輩當年的合資建廠決定,也是由衷嘆服。

  兩年的出口限制,導致北海食品全線停産,公司損失超2000萬元。幸好還有旗下的多家合資工廠,依然保持著生産運轉,對衝了青刀豆事件帶來的最惡影響,助力總公司挺過了難關。

  截至目前,遍數萊陽的食品加工業,竟然有11家之多屬於北海食品係公司,它們分別由北海食品參股或者控股,還有一些食品加工企業與北海公司有著或多或少的業務往來。另外在黑龍江、臨沂以及泰安等地還建有數家合資工廠。

  自2000年開始,煙臺北海公司連續多年榮獲煙臺級、國家級的多項榮譽。如,2000年獲得煙臺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2000年度外貿出口先進企業”的稱號;2003年被煙臺市工商業聯合會、煙臺市國稅局、煙臺市地稅局評為“誠信納稅會員企業”;2006年度再次榮獲“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食品企業”稱號。

  擔當與情懷

  從1990年到2018年,近三十年的時光,北海食品的第一代開拓者早已退居二線,掌舵的二代們已紮根萊陽多年。萊陽,成了他們的第二個故鄉。

  猶記得設廠之初,有那麼多人來應聘員工,為了不讓許多期待的眼神落空,一個工作崗位被拆分成3個。於是,工廠運轉之初,員工人數曾達到1300多人!2000年以後,隨著公司運營成本的逐年攀升,行業利潤整體下降,人數慢慢恢復到正常區間的400人左右。

  一個健康發展的優質公司,也是一所上好的人才培養學校。當年的新員工慢慢成了老員工,老員工很多被提拔成領導,還有的在老董事長的幫扶下,籌建了自己的食品加工公司。1991年山大畢業加入北海食品的姜鵬飛現任公司的副總經理,中山食品公司的董瑞山原來是負責基地的供應商……

  問及企業家精神,藍明德思考良久,“我還是談談做人的原則吧,這也是我父親教會我的。”

  他説,感恩最重要。一個企業單憑個人的力量永遠做不大,所以我感恩客戶、感恩公司的所有員工。

  他説,不能忘本。不要忘記為什麼來到這裡,不要忘記一路走過的風雨。既然紮根這裡,就從未想過遷走,無論多困難,都會想辦法克服。

  他説,作為企業的總經理,我時刻銘記我的身上維繫的不只是400個員工,而是400個家庭,所以每一個決定都必須慎重而長遠。

  企業是一艘方舟,船上載著所有的員工和家庭。每一次啟航,都必須安全抵達。這,便是兩代臺商的擔當與情懷。(台灣網、萊陽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張露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