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31條在常州】常州發佈“36條” 力促常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2018年10月26日 11:12: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0月26日常州訊 經過近5個月時間的梳理、對照和討論研究,近日,常州市《關於深化常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36條”)正式發佈。 

  “36條”圍繞“同等待遇、機遇共用、融合發展、務實管用”,緊扣常州對臺工作實際,從推動臺企轉型升級、推進常臺融合發展、鼓勵臺胞創業就業、為臺胞在常生活學習提供同等待遇、深化兩地文化旅遊交流合作等五個方面共提出36條具體舉措。 

  在推動臺企轉型升級方面共11條,提出積極實施《臺資企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綱要》,加快推動臺企轉型升級,讓臺企同等享受省、市相關産業、科技、稅收、品牌建設等政策,在政策資金扶持、鼓勵技術創新、強化産業導向、保障要素供給、創優金融服務、鼓勵臺企上市,以及市場準入、審批服務、用地保障等方面都出臺了鼓勵措施,優化提升了常臺經貿合作的空間和環境。 

  在推進常臺融合發展方面共6條,明確臺資企業可公平參與政府採購招標,支援臺企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促進臺企民企融合、擴大常臺合作提供更多機會。同時,結合常州市連續四屆舉辦兩岸健康産業交流活動,産業合作基礎紮實、平臺載體初具規模的實際,進一步擴大臺資參與常州醫療健康衛生事業,推動“海峽兩岸(常州)健康産業合作區”提檔升級。 

  在鼓勵臺灣同胞在常創業就業方面共11條,今年4月,常州在全省率先出臺臺灣青年大學生在常創業就業扶持政策,明確向符合條件的臺灣大學生提供免費創業培訓、一次性開業補貼、創業租金補貼等九大扶持政策。此次“36條”在此基礎上,新增臺灣青年大學生在常就業見習期間生活補貼、工傷保險和房租補貼等內容,並明確臺灣青年大學生創業就業基地被認定為市級大學生創業園的,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專項扶持,以載體建設助推臺青在常創業就業。 

  在為臺胞生活、學習等提供便利方面共5條,針對臺商臺胞反映較多的教育、就醫、居住證辦理等問題,首次作出制度性安排。明確常州市臺胞子女接受義務教育與常州居民享受同等待遇;鼓勵臺胞參加常州西太湖半程馬拉松賽等體育賽事;鼓勵常州市高校、高職院校招收符合條件的臺灣學生,並逐步增加招生數量;設立港澳臺居民居住證辦理點、常州機場口岸臺胞辦證窗口、臺商就醫綠色通道等。 

  在深化兩地文化旅遊建設與交流合作方面共3條,圍繞塑造旅遊明星城市,明確持續開展常臺攝影、體育、地方戲曲、運河文化、國學等各領域交流活動,放大“常州臺灣”兩岸情攝影藝術交流、“天目湖--日月潭”兩湖交流品牌效應,充分支援臺胞參與文創、旅遊、體育等領域的合作。 

  “36條”立足“31條”、“76條”,更加突出常州市産業特色,措施具體,可操作性強,實現了常州市為臺胞在常投資、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的常態化,將給在常臺資企業和臺灣同胞帶來更多的機遇和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從而進一步擴大和深化常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台灣網、常州市臺辦宣傳秘書處、經濟聯絡處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陳從幹]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