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十四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

2018年10月24日 11:16:00來源:台灣網

第十四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致辭。(圖片來源:廣西臺辦)

  台灣網10月24日南寧訊 10月23日,第十四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關中,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王屏生等出席開幕式,以及兩岸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代表,廣西有關部門和各市代表,共500多人出席論壇大會或專題研討會。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孫大偉主持開幕式。

  本屆論壇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廣西臺辦、發改委、商務廳、教育廳、農業廳、投資促進局、海外聯誼會、廣西社科院等部門共同承辦。論壇以“共用新機遇,同心促發展”為主題,舉辦大會主題演講和桂臺企業家投資合作推介洽談會、推進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建設研討會、桂臺合作促進鄉村振興研討會、桂臺産業合作模式與路徑研討會、桂臺職業教育交流暨青年就業創業研討會和桂臺高層次人才交流懇談會。與會代表圍繞“一帶一路”戰略、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深化兩岸産業合作的機遇和挑戰、兩岸經濟關係創新驅動與桂臺産業合作、振興鄉村與桂臺合作、發揮桂臺合作平臺優勢等主題議題熱烈研討交流,分析研究“一帶一路”戰略風險規避及跨國採購的戰略價值、當前國際環境下企業家的挑戰與機會,探尋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理念與機制創新、桂臺産業合作模式與路徑創新、桂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和服務平臺創新,共促廣西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建設、廣西鄉村振興建設、桂臺高層次人才交流合作、桂臺職業教育交流、桂臺青年就業創業,以期充分利用廣西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的資源、區位及市場優勢,引導和鼓勵臺胞臺商及臺灣高層次人才、臺灣青年到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和“三大定位”建設,共同分享廣西在“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數字廣西建設、新南向通道和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建設中的新機遇,攜手同心,促進桂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在致辭中表示,兩岸一家親,桂臺親上親。廣西是大陸與臺灣進行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先行省份之一,近年來兩地交流日益頻繁、合作愈加緊密。當前,廣西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個紮實”新要求,著力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努力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我們願同臺灣各方一道,凝聚合作共識,積極推動“惠及臺胞80條措施”落實落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廣大臺商臺企到廣西投資興業創造良好條件;深化經貿合作,共同推進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建設,聚焦數字經濟、現代農業等領域深化合作;拓展人文交流,繼續深化文化、教育、旅遊等領域的友好交流和務實合作,進一步辦好桂臺各族人民歡度“壯族三月三”等品牌活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分享廣西發展新機遇,為兩地民眾謀取更多福祉。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致辭。(圖片來源:廣西臺辦)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在致辭中對廣西傾心打造桂臺交流合作平臺、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表示肯定。他指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希望廣大臺胞臺企堅定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主動融入祖國大陸的發展戰略,用足用好政策,充分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等平臺謀求新發展、實現新突破。廣西蘊含著巨大發展機遇,歡迎更多臺胞臺企走進廣西、紮根廣西,實現更好發展。

  論壇大會前後舉辦的6場研討會、懇談會、推介洽談會,交流熱烈,內容豐富,成果豐碩。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徐紹川出席開幕式並作專題推介致辭,自治區副主席李彬主持主題演講。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靜華,自治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楊晉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代表,臺灣海基會前副董事長、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高孔廉,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詹火生、臺灣兩岸農漁業交流投資協會名譽理事長林享能出席開幕式並作主題演講。

  與會臺灣嘉賓還于10月21-22日赴廣西崇左市考察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崇左産業園啟動區,出席崇左産業園投資推介會和園區綠色表面處理環保科技中心動工儀式,赴北海市考察桂臺(合浦)農漁業合作雙創園,赴防城港考察桂海現代農業園區和華石鎮農潮果業公司。(台灣網、廣西臺辦聯合報道)  

第十四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圖片來源:廣西臺辦)

[責任編輯:王莉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