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一家親 共敘中華情——臺灣魯籍青年到煙臺參訪

2018年07月18日 10:47: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18日煙臺訊 海峽同心,青春同行。7月12日下午,臺灣魯籍學生“齊魯情”夏令營一行22人來到煙臺,走進山東工商學院進行參訪交流活動。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於2016年首次舉辦,每年一次,今年正好是第三屆。參訪團中的青年學生祖籍均為山東,但他們卻從小生在臺灣、長在臺灣,對自己的故鄉並不是很了解。山東省臺辦通過組織此類活動,邀請臺灣魯籍青年學生回到山東,和自己的老鄉同飲故鄉水、同走故鄉路、同敘故鄉情,進一步加強溝通、加深認識。

臺灣魯籍學生“齊魯情”夏令營一行22人來到煙臺(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國家的政策歡迎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這正符合現在很多臺灣青年人的願望,但他們來之前只是聽説過,並不了解這邊的創業就業環境。”山東省臺辦副處長張讓明告訴記者,他希望臺灣青年能夠通過參訪這裡的創業基地,實地了解一下大陸創業就業的氛圍、環境和政策等,和他們的同齡人進行交流,更好地了解大陸,感受大陸的發展,感受大陸對鼓勵臺灣青年過來發展的誠意和政策,同時也加強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

  夏令營一行首先參觀了山東工商學院的創業中心、商學實驗中心、電腦實驗室和第二課堂展示中心等,了解該校在授課方面的特色和對大學生創業創新的鼓勵政策,就感興趣的技術話題進行了交流。

參觀了山東工商學院的創業中心、商學實驗中心、電腦實驗室和第二課堂展示中心並進行技術話題交流(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隨後,工商學院的學生代表和臺灣學生代表在大學生活動中心的微創實驗室進行了兩岸青年交流座談會。座談會上,兩岸學生從課餘的休閒娛樂活動談到兩岸的就業形勢,從日常的飲食習慣談到年輕人的薪資待遇,互相推薦特色美食和旅遊景點,整個交流過程熱烈融洽、輕鬆愉快。

兩岸青年交流座談會(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座談會結束後,兩岸學生分別進行了才藝展示,有流行的歌曲,有動感的舞蹈,有古典的戲曲,還有兩岸學生自覺走到一起合唱的《當我們一起走過》和《剛好遇見你》。隨後的互動遊戲將整個聯誼活動推向了高潮,燦爛的笑容綻放在每個青春的臉龐。

 

才藝展示(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另外,工商學院還專門安排了兩岸學生一起體驗包水餃的活動,學生們躍躍欲試,積極參與。他們早已在之前的活動中互相認識並成為朋友,在包水餃的過程中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互相取經,紛紛為自己親手包的水餃感到自豪,為夥伴們的進步點讚。

兩岸學生一起體驗包水餃的活動(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來自臺灣玄奘大學影劇藝術學系的徐永君告訴記者,來到山東的第一印像是景色非常漂亮,參觀了學校之後,感覺學校的制度在幫助學生就業創業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身為臺灣學生,她很羨慕有這樣的制度。來自臺灣華岡藝術學校的高三學生李育昇則興奮地説:“以前在臺灣感覺大陸就是普普通通,這次來參觀了孔廟,覺得這邊很重視文化,很有趣。我姐姐去年來過,回去給我講了很多在臺灣看不到的東西,我這次來到大陸之後,感覺就是很酷很有趣,真是大開眼界。以後有機會我還會來的,我想來大陸這邊就業。”

  煙臺市臺辦負責人王治安表示,目前臺灣青年學生就業比較困難,此次夏令營參訪團的成員在學科和專業方面跟山東工商學院比較接近,這次來訪更有利於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讓魯籍臺灣同胞多回來看看,也有利於增加他們對家鄉的了解,加強心靈契合,有利於推動兩岸和平統一。

  在談及對加強兩岸青年交流的建議時,臺灣中華齊魯文經協會理事長孫立群説,“兩岸的未來在青年手裏,但臺灣的青年人對兩岸的歷史和文化方面都有一些了解上的不足。我們和年輕人的互動方式是不太一樣的,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們常常過來,親自體驗、學習,讓他們自己看、自己了解。今後在維護兩岸和平關係方面可以將更多的資源分配給年輕人,讓年輕人對兩岸關係有個更正確的了解,得到更多的資訊,有更多的體驗,更加清楚兩岸的歷史、文化、血緣,讓他們對兩岸的和平發展跟未來做出更大的貢獻。”(台灣網山東省臺辦通訊員 曲瑞珠)

[責任編輯:李曄清]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