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川特邀臺灣同胞代表感受災區10年巨變暢談手足之情

2018年05月16日 16:44:00來源:台灣網

座談會現場。(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5月16日成都訊 5月10日至14日,四川舉行“‘512’汶川特大地震10週年臺灣同胞四行”活動,50多位臺灣知名人士、各界愛心人士代表、捐款企業和社團機構代表和媒體人來川,共同見證災後重建和發展振興成就。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5月11日,“512”汶川特大地震臺灣同胞援建項目座談會在成都召開。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鄧小剛出席座談會並講話。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文華、省政府副省長王一宏、省政協副主席陳放以及省委副秘書長楊天宗、國務院臺辦交流局副局長董碧幽、海峽會副秘書長蘇振學等出席座談會。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主持座談會。

  鄧小剛:臺灣同胞對“5.12”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和發展振興作出的重要貢獻,四川人民永遠感恩永遠銘記

  鄧小剛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來川參加活動的臺灣同胞表示熱烈歡迎,向廣大臺灣同胞及臺灣各界對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給予的大力援助和傾情奉獻表示衷心感謝。

  鄧小剛説,10年來,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和發展振興取得巨大成就,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越性,彰顯了中華民族守望相助、血濃于水的同胞親情和祖國大家庭的無比溫暖,彰顯了不可戰勝的中國力量。鄧小剛指出,兩岸同胞同宗同源、根脈相係,廣大臺灣同胞和臺灣各界為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四川人民永遠感恩、永遠銘記。10年來川臺之間守望相助、攜手共進,兩地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同胞情誼愈加深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開啟新征程,希望川臺在更多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準開展互利合作,奮力譜寫川臺合作新篇章,為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攜手共同奮鬥。

  臺灣嘉賓:災後十年見證了兩岸一家親 川臺一家人

  地震發生後,時年64歲的歐晉德先生率臺灣22人的救援隊冒著余震的危險趕赴極重災區開展救援,在座談會上,歐晉德動情地説:“為什麼當時我們願意投入那麼大的力量支援救災和重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親情。地震後我多次來川看一下我們重建的進度、成果。十年的時間,地震災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重建得越來越好,真的讓人十分感動,也讓我對未來更有信心。中華民族只要團結起來,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臺灣慈濟基金會在地震後不僅派出志願者深入災區救援,開展心理撫慰讓災民“安心”,還捐資數億元修建了多所學校和村民安置小區,讓災民“安身”,同時還投資興辦環保産業,幫助災區重建家園,讓災民“安生”。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理事長王端正在會上説,當年他們去參與救援時,被人民解放軍搶險救災不怕苦不怕難流血流汗爭分奪秒的精神所感動,十年過去了,患難見真情,兩岸人民共同抗災、賑災、互幫互助,災難面前,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更加彰顯。

  長榮集團發言人柯金成在會上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他説,“512”汶川特大地震後,長榮集團庚即表示捐助1000萬美元幫助災區。2010年,在長榮集團捐建的夾關小學的奠基儀式上,校長和學生們將厚厚一疊慰問卡和3628元人民幣交給他,希望轉交給莫拉克颱風受災的臺灣小朋友。他説,這3628元都是皺皺巴巴的零錢,是災區小朋友們捐獻的零花錢,讓他們十分感動,“這就是兩岸人民的同胞之愛,血濃于水的手足之情,兩岸一家親的具體表現”。

  頂新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滕鴻年説,從前期的急難救助到後期的援建,頂新一直在行動,在都江堰和綿竹捐資援建了兩所學校,一方面,邀請了臺灣著名建築設計師參與學校的援建,保障硬體設施。另一方面攜手臺灣很多企業加強軟體建設,如聯繫了華碩等企業捐助了電腦等物資;組織校長、學生到臺灣學校考察學習,在學校的運動設施、辦公傢具、辦學水準等軟體上持續給予提升幫助。

  旺旺集團中國旺基金會總經理趙宏利説,得知汶川災情後,旺旺集團全體員工加班加點,生産出食品飲料等物資送往災區,緩解了災區人民食品缺乏的情況,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災區人民的支援的深切關懷,充分體現了兩岸血濃于水的同胞情緣,充分體現了兩岸一家親,川臺一家人。

  臺灣花蓮縣縣長傅崐萁説,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0週年前夕來到四川,感觸良多,對四川各級政府充滿敬意,在這麼大災難面前,在這麼短時間,讓災區重新站起來,讓災民得到妥善安置。在大陸受災時,臺灣同胞踴躍救援;在臺灣遭受颱風、地震等災害時,大陸同胞也紛紛伸出援手。援建災區的13億多元人民幣,每一點一滴都代表臺灣人民對同文同種同血緣的中華民族的大愛,對災區同胞深刻的關懷和思念,更代表兩岸血濃于水的親情。

  十年:川臺守望相助合作共贏

  座談會上,四川省臺辦副主任張軍介紹了“512”汶川特大地震臺灣同胞參與抗震救災、捐款援建項目和10年來川臺交流合作有關情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臺灣社會各界和廣大臺灣同胞紛紛表達慰問,踴躍捐款捐物。從地震發生後至今,四川省共接受臺灣同胞捐款超13億多元人民幣,落實援建災後重建項目189個,其中94個是臺灣有關組織、機構直接捐款自主實施,95個是由臺灣同胞捐款至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由後者將資金撥付到四川省慈善總會,由四川省臺辦和四川省慈善總會負責實施。臺灣同胞的愛心捐款重點落實到公共服務設施和民生項目,其中95個項目,包括了對77所學校,15所衛生院,2個災區居民安置小區,1個養老院的重建。

  10年間,川臺圍繞地震遺址保護、工程建設、防震減災教育等課題的交流持續開展,在一次次的互幫互助中,四川與臺灣之間的情感越來越深厚。援建項目、兩岸互助,不僅見證了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手足深情,更為川臺兩地增進了解、促進合作加油助力。2008年臺商在川項目投資總額約38億美元。10年後,這一數字超過186億美元,川臺合作各項指標均位居西部地區首位。

  在“512” 汶川特大地震十週年之際,邀請臺灣同胞來川參加紀念活動,不僅是共同回顧這段從悲壯走向豪邁的歷史,見證重建成果和發展振興新貌,更是表達“兩岸一家親”的同胞親情,展望了川臺交流合作的美好未來。正如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秘書長蘇振學在講話中所言,十年來災區生産生活的巨大變化,凝結著臺灣同胞的心血和汗水,充滿了兩岸同胞的深情厚誼。“在患難之時體現出的同胞之愛、手足之情格外珍貴,大陸方面十分珍視這份情誼。”

  活動期間,臺灣嘉賓還將和兩岸10多家媒體記者一起,前往都江堰、綿陽、德陽等地參觀考察臺灣同胞援建項目及北川新城、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等。(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鄧小剛在座談會上講話。(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臺灣花蓮縣縣長傅崐萁在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512”地震臺灣救援隊隊長歐晉德在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理事長王端正在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長榮集團發言人柯金成在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頂新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滕鴻年在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旺旺集團中國旺基金會總經理趙宏利在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主持座談會。(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責任編輯:趙苗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