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蘇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率團赴臺開展經貿文化交流

2017年07月03日 10:20: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3日泰州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江蘇省委省政府關於産業升級、綠色發展的決策部署,深化泰州與臺灣各領域交流合作,努力把泰州市打造成臺商投資集聚的新高地,6月25號到30號,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率團赴臺灣開展為期6天的“2017泰州交流合作周”經貿文化交流活動。在臺期間,參訪團拜訪企業、會見知名人士、舉辦主題交流活動,進一步拓寬了泰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6月26號,“2017泰州交流合作周開幕式”在臺北舉行。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以“泰臺一家親,攜手創大業”為題作了激情洋溢的致辭。曲福田從歷史文化、産業發展、生態環境、政府服務等多方面多角度推介泰州。他説,當前泰州的發展已經站到了一個新的平臺上,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正按照省委省政府“聚力創新、聚焦富民,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積極搶抓揚子江城市群規劃建設的戰略機遇,加快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努力打造臺商投資集聚新高地。讓更多臺商企業了解泰州,推進泰臺重大項目合作,構建“南有昆山、北有淮安、中有泰州臺商讚”的泰臺大交流大合作格局,實現合作共贏的美好願景。 

  在6月27號舉行的大健康産業合作發展懇談會上,曲福田向眾多臺灣工商企業家和社會知名人士介紹了泰州集聚發展大健康産業的市場優勢、産業優勢、政策優勢和專業服務優勢。他指出,泰州市大健康産業發展的重點是在“醫、藥、養、遊”四大方向形成特色、叫響品牌。圍繞把“藥”做強,打造醫藥産業高地,圍繞把“醫”做特,打造特色醫療基地,圍繞把“養”做大,打造養生養老福地,圍繞把“遊”做精,打造健康旅遊勝地,通過健康産業與特色文化的有機融合,真正彰顯特色優勢、促進經濟社會取得更大發展。 

  宣傳推介活動受到臺灣企業家和知名人士的充分肯定。大家認為,隨著泰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兩岸經貿文化深入交流,會有越來越多臺商投資者選擇泰州,支援泰州發展。兩岸加強合作,攜手推進大健康産業發展,有利於共同造福民生福祉。泰州作為大健康産業的先行者,在園區建設、政策支撐和政府服務等各方面優勢明顯,必將受到更多高端醫藥企業的青睞。 

  在臺期間,參訪團一行先後來到桃園、臺北、臺中、高雄等地走訪了生技醫藥、電子資訊、精細化工、精緻農業以及教育文化、養老等20多家知名企業,每到一處,參訪團都深入參訪單位,詳細了解臺商企業發展需求,轉型升級成效,在項目推進、産業發展等方面達成諸多共識,進一步助推泰臺經貿合作向深層次發展。 

  位於臺北的佰妍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臺灣中草藥發展技術平臺上市生技公司。恒安照護集團是目前臺灣連鎖機構最多、規模最大的老人多層級照顧服務集團。參訪團先後來到兩家企業,了解企業創新發展情況,介紹泰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産業轉型理念,對臺商企業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和注重研發創新的做法給予肯定,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合作交流達成共識。 

  實聯集團在世界半導體行業享有盛譽,今年1月與泰興經濟開發區簽訂投資協議。參訪團來到企業,與集團高層深入交流,詳細了解項目進展,聽取企業建議意見,表示全力幫助企業解決難題,並希望企業將更多的合作項目放在泰州,共同做優、做強相關産業。 

  緯創資通集團2009年投資10億美元,在泰州經濟開發區成立緯創資通(泰州)有限公司,2011年增資1.8億美元,這是緯創資通集團在中國大陸唯一生産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用液晶屏、觸控屏的基地。參訪團指出,臺灣企業家注重創新、視野寬闊,大陸企業家也有自己的優勢,兩岸企業家互補互通會更強,市臺辦作為臺商在泰州的“娘家”,要繼續做好“365”服務工作。 

  在臺期間,參訪團還先後來到東吳大學、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在文化教育和青年創業交流等方面達成諸多共識,進一步擴寬了泰臺交流合作的範圍。 

  曲福田指出,要站在長江經濟帶發展、揚子江城市群規劃建設等戰略高度,更遠規劃、更新理念謀劃思考項目招引、産業發展,加快臺資産業集聚、推進臺企創新發展。要通過産業結構的調整和産業鏈佈局,為臺資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産業基礎;要充分發揮機場、港口等物流基礎設施作用,加快推進北沿江高鐵建設,打造揚子江城市群物流樞紐城市,通過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為臺資企業提供更加良好的經貿交流條件;要通過“不見面”審批和創新服務理念,為更多園區臺商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生産經營、生活配套服務,形成全方位、全覆蓋、立體式的臺商服務網路,讓更多臺商願意紮根泰州,把更多的生産、研發團隊放在泰州,真正實現共贏發展,努力把泰州市打造成為臺資企業集聚發展的新高地。 

  泰州市委常委、泰州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陸春雲,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傑等參加了泰州交流合作周相關活動。(台灣網泰州市臺辦通訊員 韓瑞銘)  

[責任編輯:陳從幹]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