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媒尋根之旅:感受壺口瀑布帶來的震撼

2016年09月23日 23:18:00來源:台灣網

  參訪團成員在堯廟門前合影。

  參訪團成員在堯廟門前合影。(台灣網 劉暢 攝)

  台灣網9月23日臨汾訊 (記者 劉暢)23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根祖文化、民俗文化行”活動在繼續在臨汾進行,臺灣主流媒體參訪團赴壺口瀑布和堯廟開展尋根之旅。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作為本日活動的首站,壺口瀑布給了參訪團成員別樣的震撼與驚喜。據了解,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最初進入壺口境內,黃河下游水流緩慢,觀至此,大家好像不會對瀑布抱很大的希望,為壺口瀑布憑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大概走了十分鐘的路程,壺口瀑布以其雄偉壯觀的姿態真正呈現在參訪團成員的眼前,這一刻,大家被深深的震撼到了!這裡駭浪翻滾,驚濤拍案,雲霧排空,其雄壯之勢,無與倫比。站在河邊觀瀑,激起的一團團水霧迎面而來,親臨其境感受了壺口瀑布的壯美。接著,一個通往瀑佈下方的天然洞穴吸引了參訪團成員的眼球,大家和著黃河的轟鳴聲來到洞底,仰視瀑布,“黃河之水天上來”果真名不虛傳,真的是無比震撼。

  “歷代文人都曾形容黃河滔滔江水有如萬馬奔騰的畫面,我在壺口瀑布是真的見識到了,非常震撼!”臺灣旺報記者李侑珊説。“站在瀑布邊上,感覺自己于中國古文明而言非常渺小,大江大海的確可以讓視野變得更加廣闊。”另外,親自下到洞底近距離接觸瀑布尤其讓李侑珊記憶深刻。“這種親身體驗踏上黃河之水的感覺非常奇妙,當知識化成親身的體驗後,所有的感官都會變得特別敏銳。”

  “黃河是孕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即使我沒有依傍黃河而居住,但來到這裡,我有一個感覺,就是我的祖先在很久之前從這個地方發展文明,一直到今天,這就是民族文化的傳承。”李侑珊説。

  下午,參訪團一行來到堯廟,其所在地臨汾也被稱為“堯都”。堯廟,是用於祭祀堯的場所,也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尋根所在。《史記》記載:“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足見華夏文明自堯始。進入堯廟,首先看到的是秀麗的五鳳樓,五鳳樓的樓頂上有直立陶人三十余個,據説堯常同四個大臣登樓遠眺。五鳳樓後面是堯井亭,小巧玲瓏,非常別致。再往前走,即是廣運殿,是堯召見眾臣共商國是的地方,也是廟內的主體建築。最後是堯的寢宮,宮殿內塑有堯和其夫人的像。從寢宮出來,再走上一小段,“堯字壁”展現在眼前,據介紹,這裡共有一千個“堯”字,不同風格,不同筆體,既有古代名人的墨寶,又有現代名家的筆跡。值得一提的是,參訪過程中,“堯舜禹後裔姓氏族譜”引得大家的競相爭看,臺灣記者紛紛找自己姓氏並進行對照,很多臺灣記者發現自己都是堯的後人,參訪團中甚至有的姓氏五百年前是一家。

  “根祖文化、民俗文化行”活動旨在促進晉臺兩地新聞交流,進一步讓臺灣民眾認識山西,了解山西。自9月19日啟動以來,臺灣主流媒體參訪團先後赴運城、臨汾等地參觀關帝廟、舜帝陵、鸛雀樓、永樂宮、晉國博物館等景區,對華夏十大根祖文化有了系統的了解。接下來,參訪團成員還將赴洪洞大槐樹移民舊址,深入了解移民文化。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台灣網 劉暢 攝)

  黃河泥沙形成的淺灘。

  黃河泥沙形成的淺灘。(台灣網 劉暢 攝)

  毛驢“小黑”吸引了參訪團目光。

  毛驢“小黑”吸引了參訪團成員的目光。(台灣網 劉暢 攝)

  參觀堯廟。

  參觀堯廟。(台灣網 劉暢 攝)

  堯字壁。

  堯字壁。(台灣網 劉暢 攝)

  “天下第一井”。

  “天下第一井”。(台灣網 劉暢 攝)

   堯廟一角。

  堯廟一角。(台灣網 劉暢 攝)

[責任編輯:劉暢]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