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地方快訊

發現中藥“川字號” 川臺學生中醫藥文化體驗營開營

2016年07月19日 17:0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開營儀式現場

開營儀式現場。(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7月19日成都訊 7月18日上午,作為“2016夏季臺灣學生蜀文化體驗活動月”重要內容之一的“發現中藥‘川字號’川臺學生中醫藥文化體驗營”活動在成都中醫藥大學舉行開營儀式。

  四川素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稱,自古出名醫、産中藥,中醫界有“無川藥不成方”之説。依託這一優勢資源,7月17日至24日,四川省臺辦聯手成都中醫藥大學、臺灣《旺報》社共同主辦此次活動,是繼2014年“川臺學生愛心守護大熊貓體驗營”、2015年“川臺大學生川菜文化體驗營”之後,四川連續第三年舉辦的具有四川特色主題文化深度體驗營活動,吸引了川臺眾多學子踴躍報名。經過認真選拔,來自臺灣7所大學的10名大學生和來自四川4所大學的10名大學生聚首成都,共同參加活動,採取結對成組的方式,圍繞醫、藥、養等內容,開展“聽”、“訪”、“尋”、“看”、“學”、“做”、“嘗”、“展”等一系列活動,展開八天的“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發現之旅,探尋、了解川産道地藥材,深度體驗和感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動還特別邀請了參加2015年“川臺大學生川菜文化體驗營”的一位臺灣學生作為特邀嘉賓再次來川,交流體驗經驗。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梁繁榮、副校長彭成,臺灣《旺報》總編輯王綽中等出席開營儀式。四川省臺辦副巡視員楊志學主持開營儀式。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在開營儀式上致辭並授營旗。周敏謙用“水韻天府”、“開放天府”、“文化天府”三個關鍵詞介紹了四川省情、歷史文化、發展現狀、面臨機遇等情況,誠邀臺灣青年到四川發展,並希望兩岸學子通過親密接觸建立深厚友誼,共同打拼闖天下,共同傳承發揚包括中醫文化在內的中華文明。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梁繁榮在致辭中,介紹了成都中醫藥大學的情況以及四川在中醫藥方面的優勢。他希望兩岸大學生通過此次活動增加對中藥的認識,同時也收穫同學間的友誼,並進一步擴大四川、擴大中醫在世界的影響。

  臺灣《旺報》總編輯王綽中在致辭中對臺灣學子殷切囑咐,希望他們通過這次活動擴大眼界,認識大陸,紮根大陸,將自己的未來和飛速發展、充滿機會的大陸聯繫起來。希望兩岸學子收穫友誼,成為一生的朋友,共同助力未來發展。

  川臺學子結對組合,以川産道地藥材為組名,分為“川紅花”、“川牛膝”、“川麥冬”、“川木通”、“川貝”、“川續斷”等十個組合。開營儀式上每對組合依次亮相,發表了精彩的活動宣言,“中藥文化永續,川臺情誼不斷”、“川越古今、流通兩岸”等等,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對活動的期待和對友誼的珍惜。

  為了讓兩岸大學生對中醫藥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活動的主辦單位安排了十分豐富、形式多樣的內容:一是體驗中醫藥文化。圍繞“醫”,同學們將聆聽中醫藥文化講座、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學習體驗針灸推拿診療等傳統醫術;圍繞“藥”,同學們將在成都中醫藥大學藥用植物園、江油“中壩附子”公司、荷花池中藥材專業市場學習、辨識、了解川産道地藥材,到中醫診所學做中藥丸劑、中藥香包;圍繞“養”,同學們將到綿陽藥王谷開展中醫藥文化養生之旅,習練八段錦、五禽戲,學習藥膳。二是對話青年創業、就業。同學們將與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並在附屬醫院工作的臺灣學長交流,將參觀德陽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與青年臺商座談創業話題。三是參觀名勝古跡。同學們參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三星堆博物館、寬窄巷子等,感受四川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魅力。(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在開營儀式上致辭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在開營儀式上致辭。(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