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台灣網  >   各地與臺灣  >   地方快訊

江蘇淮安市創新創優 促進臺灣青年創業就業

2016年06月20日 07: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6月20日淮安訊 淮安,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一個正在崛起的臺資高地。全市累計批准臺資項目1200余個,總投資120多億美元,實際到賬臺資50多億美元,是蘇北唯一“臺企集聚破千家、投資破百億”的地級市。2014年,淮安被國臺辦批准為大陸唯一“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後,始終堅持將加強淮臺青年交流作為示範區建設的應有之義,堅持以示範區建設帶動臺灣青年來淮創業就業,以臺灣青年來淮創業就業豐富示範區內涵,按照“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的思路,廣泛開展青年交流,持續加快平臺建設,不斷優化政策環境,深入實踐101%服務理念,積極為臺灣青年來淮創業、就業創造優越條件。目前,在淮創業青年企業家有100余人,在淮就業的臺灣青年有1200余人。

  促進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就業,前提是要引得來臺灣青年,關鍵是要留得住臺灣青年,根本是要發展好臺灣青年。為此,淮安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創優,強化措施,力求摸索出一套具有淮安特色的工作方式。

  立足引得來,強化吸引力 

  兩岸青年血脈相連,同氣連枝的文化傳承文化相通最能促進臺灣青年的情感認同、民族認同。淮安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豐厚的歷史文化是淮安吸引臺灣青年的先天優勢。近年來,淮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通過新聞媒體、宣傳畫冊、宣傳片、微電影等多種形式,持續加強入島宣傳,努力讓更多臺灣青年認識淮安文化、了解淮安文化、嚮往淮安文化。近年來,淮安以淮揚菜發源地、中國美食之鄉的形象,多次在臺舉辦淮揚菜系列推廣活動,並與臺北圓山大飯店、高雄寒軒大飯店等簽署合作協議,讓臺灣青年品味祖國的味道、“舌尖上的淮安”。誕生在淮安的漂母,是歷史上著名的“大愛母親”。從2012年始,淮安連續舉辦四屆海峽兩岸漂母杯“母愛愛母”主題散文詩歌大賽,吸引了臺灣大批青年熱情參與。漂母這一兩岸青年共同景仰的文化人物將兩岸青年緊緊聯接在一起。淮安還是《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故鄉。今年4月份舉行的“2016淮安周”活動,以“猴王話猴年”為主題,開幕式的會場佈置、議程安排、嘉賓邀請、領導講話、啟動儀式各個環節盡顯“美猴王”特色。特別是在啟動儀式上,淮臺嘉賓共同舉起象徵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在臺灣青年中引起熱烈反響。

  以多樣的交流活動匯聚臺灣青年,是淮安增強對臺灣青年吸引力的又一重要策略。淮安創設的臺商論壇是兩岸重要交流平臺,至今已連續舉辦十屆,在每屆臺商論壇上,都專門設立了蘇臺(淮安)青年菁英峰會,先後有3名國民黨中常委、15個臺灣知名青年社團組織、百餘名臺灣青年菁英走進淮安,與省內外近200名優秀青年才俊暢敘友誼、共話發展、共謀創新創業。蘇臺(淮安)青年菁英峰會在兩岸政商界青年中已經初具影響,成為蘇臺兩地青年交流交往、溝通友誼、共同打拼的良好平臺。一年一度的“淮安周”、“淮臺交流合作推進周”活動是淮臺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另一重要平臺。去年“淮臺合作合作推進周”期間,淮安精心挑選10名青年企業家赴臺,與臺灣青年企業家互動交流,尋找合作機遇。淮臺青年企業家發表了《兩岸青年企業家共同宣言》,呼籲進一步加強兩岸互動,建立兩岸青年創業合作機制,樹立兩岸産業合作楷模。今年“淮安周”期間,在臺灣中華大學舉辦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在論壇上作主題演講,和臺灣青年零距離交流,闡述了淮安優良的創業環境,及對臺灣青年來淮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論壇還邀請兩岸相關企業家、學者進行演講,為臺灣青年來淮創新創業提供方法指導。

  淮安在打造臺資集聚高地的過程中集聚了廣泛的人脈資源,這些人脈資源也成為淮安溝通臺灣青年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借力臺灣工商團體,與臺灣兩岸企業家峰會、工業總會、工商協進會、工商建研會、電電公會、中小企業總會、青創總會等工商團體建立合作平臺,就鼓勵臺灣青年來淮創業就業進行溝通聯絡,開展雙向活動。另一方面,借力淮安臺協及在淮臺企臺商,充分發揮其“以臺引臺”作用,不僅支援臺企為臺灣青年提供就業和實習崗位,而且鼓勵臺商二、三代來淮安創業打拼。

   立足留得住,強化承接力 

  要留得住臺灣青年,必須以美好的發展前景激勵臺灣青年。目前淮安正全力推動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在城市化加速、工業化轉型、外向化提質過程中蘊含著蓬勃商機,為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平臺。特別是在IT産業、文創産業、現代服務業及現代農業等領域,臺灣青年可在淮安尋獲豐富的創業良機,充分施展才華抱負。為此,我們積極利用入島之機、臺灣青年來淮參訪之機、國家和省裏各類高端活動之機,向臺灣青年介紹淮安的城市發展前景,描繪淮安的發展藍圖,激發臺灣來淮創業就業的熱情。

  要留得住臺灣青年,必須以豐富的社會資源提供臺灣青年。一方面,淮安積極整合工商聯、青年聯合會、臺屬聯誼會等工商組織青年企業家資源,為臺灣青年在淮創業提供資訊、平臺、人才、項目等各類要素支援。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本地重要企業作用,鼓勵和支援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臺灣青年提供就業崗位。以中國移動淮安呼叫中心為例,該中心專門列出計劃,向臺灣青年提供1000個就業崗位。

  要留得住臺灣青年,必須以完善的生活配套方便臺灣青年。淮安在城市建設中特別重視引進臺灣元素。在淮安,以臺資企業命名的街道,臺灣人開的餐廳、酒吧、蛋糕房,臺灣人開發的住宅小區隨處可見,為臺灣青年提供了便捷的生活環境。政府各涉臺服務部門堅持重心下移、窗口前移,按照“簡化手續、規範流程、提升水準”的要求,不斷完善駕駛證換領、臺胞證簽注、子女入學、就醫、就業、購房等綠色服務通道。臺灣青年的子女可優先就讀優質學校,臺灣青年在淮就醫有專門的“就醫卡”。淮安市臺商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經常推送政策法規、氣象預報、節日祝福及假日安全提醒等資訊,為臺灣青年打造溫馨全面“生活小貼士”。

  要留得住臺灣青年,必須以深厚的情感認同溫暖臺灣青年。每年舉辦中秋聯誼晚會、聖誕晚會和迎春酒會,邀請包括臺灣青年在內的臺胞暢敘友誼、共謀發展,增強了臺灣青年對淮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定期舉辦“臺灣青年進機關”、“青年臺商看淮安”等活動,讓在淮青年臺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認識淮安、喜愛淮安。積極引導臺灣青年積極參與淮安的公益、慈善活動,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2013年,淮安市開展“新時期新淮安精神大討論”活動,市臺辦專門面向在淮青年臺商開展新淮安精神徵集活動,增強他們的認同感、歸屬感。

  立足發展好,強化支撐力 

  讓每一個在淮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都能擁有成功的人生,是淮安做好臺灣青年工作的重要目標。

  首先是以政策護航。2015年,淮安市《促進臺灣青年創業優惠政策》,推出了工商註冊、行政收費、稅收優惠、企業融資、發展載體、市場拓展、人才引進、自主創新、創業培訓、生活配套等十項服務政策措施,涵蓋了臺灣青年來淮創業的全過程、各方面。臺灣媒體將這十項政策概括成“四個一律”,即能放寬的一律放寬、能支援的一律支援、能獎勵的一律獎勵、能提供的一律提供。2016年3月,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支援淮安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從省級層面將示範區建設成為臺灣青年創業的活躍地,提出了支援淮安加大力度引進臺灣青年人才、幫助臺灣青年來淮發展的多項具體措施,努力要讓淮安形成“助力臺灣青年圓夢江蘇”的示範效應。

  其次是以載體支撐。不斷提升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留學人員創業園、軟體園、臺灣農民創業園、農業科技産業園區、大學科技園7個國字號開放平臺以及7個省級開發區和12個省級特色産業園區産業承載能力和配套功能,為臺灣青年來淮創業提供成熟的發展平臺。去年6月,兩岸企業家峰會批復在淮安設立兩岸資訊家電産業園,該園的設立對推動淮安資訊産業向高端化、集群化發展將産生重要作用,也將為臺灣青年在資訊産業領域的創業就業提供重要平臺。2015年,淮陰工學院與臺灣中華大學、修平科技大學、長榮大學等臺灣高校及部分在淮臺企,聯合成立了大陸首家臺商學院。成立以來,臺商學院積極為在淮創業的臺灣青年提供科技研發、課題攻關、工程實驗等服務,兩岸四校為兩岸青年共同設置了30個創新實踐課題。以臺商學院為平臺,淮陰工學院聘請了20多名島內大學教師來淮任教,並派出10多名青年教師赴中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今年4月,淮陰工學院分別與臺灣中華大學、長榮大學、修平科技大學建立了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兩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基地、兩岸青年交流基地。2015年,淮安兩岸青年創業園正式掛牌。該園專為臺灣青年量身打造,擁有優惠的創業政策和完善的配套設施、致力於為臺灣青年提供人性化、低成本、開放式的創業空間。目前淮安的10家市級創客空間,20家縣級創客空間,全部向臺灣青年開放。

  再次是以培訓提升。淮安市臺商服務中心定期舉辦“101服務進臺企業”和“涉臺業務知識主題沙龍”活動,幫助臺灣青年熟悉和掌握稅收、勞動、金融、安全生産、資金申請等業務知識。臺商學院通過有效利用淮臺兩地優質教育資源和創新創意資源,定期為臺灣青年開設創業培訓和技術創新輔導等相關課程,為來淮創業的臺灣青年提供智力支撐。去年7月,我們邀請全國各地臺灣青年菁英、臺商二三代、青年企業家和創業者共60多人來淮,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兩岸青年菁英特訓營”活動。本次特訓營通過名師授課、名家演講、拓展訓練、交流分享、參觀訪問、文化體驗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為兩岸青年菁英搭建起創業的平臺、展示的舞臺、交流的講臺。兩岸青年共100多人在一週的時間裏同吃、同住、同學,分享創業心得,尋找合作機遇,既增進了感情,也提升了能力,並形成了諸多共識,在閉營大會上發表了《兩岸青年菁英共同宣言》。今年,第二屆“兩岸青年菁英特訓營”將以“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的未來不是夢”為主題,再次閃亮登場。

  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未來不是夢。隨著兩岸青年交流的不斷深入,臺灣青年在祖國大陸溫暖的懷抱中,必能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淮安也將以更大的熱情為臺灣青年的創業就業保駕護航。(台灣網淮安市臺辦通訊員 陳春曉)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