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青年學者臨空港創業 年營業收入800萬元

2016年05月24日 14:01: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5月24日武漢訊 日前,武漢東西湖區四所小學引進臺灣元智科學課程。通過帶領學生認識火箭、衛星、太空站的新知,學習氣壓、液壓、拋體運動、酸鹼中和等科學原理;在操場親身體驗影響火箭飛行的因素等等,充分調動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受到廣大學生們的喜愛。

  2015年臺灣元智大學科技教育研究中心在漢成立武漢力瀚科普發展有限公司,全國總部落戶在湖北(武漢)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器(武漢海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元智科學課程是臺灣青年學者——元智大學吳志榮博士一手研發。2007年他投身於民間科普教育界,先後在臺灣籌辦了元智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臺灣科學志工團協會、力翰文教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更加適合孩子學習的科學課程。

  吳志榮回憶起初來武漢時,舉步維艱,面對陌生的環境,他飽受氣候的不適應和思鄉之情的蠶食。不僅他本人,就連他帶領的科普團隊,也因為創業的各種不確定性,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對“初心”有了動搖。

  創業的執著讓吳志榮克服困難,選擇留下。在湖北(武漢)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器工作人員熱情週到的服務下,以及諸多來自臺灣志同道合的年輕創業團隊,使他逐漸感到了家的溫暖和希望。

  但科普教育既是市場空白點,又需要艱辛耕耘。吳志榮告訴記者,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想起自己當初放棄臺北行政職務,毅然決然投身民間科普教育界的決心。

  “現在自己肩上所扛的責任不只是當初那份執著,還有隨著自己前來大陸的數十位充滿創業心的臺灣年輕人。”吳博士説。

  在孵化器保姆式的服務支援下,元智科普團隊逐漸適應新環境,他們秉承讓“快樂科學”的理念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中,走進每一個校園的服務宗旨,利用臺灣已經發展成熟的課程體系及優秀老師,進入各區小學試講科普課程。

  元智科普團隊與武漢市臨空港經開區、江漢區、江岸區等教育部門合作,將元智大學科普教育課堂引入小學、中學課程當中,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800多萬元。

  “不管多苦,只要具有能夠改善事物的能力,我就利用它並訓練自己全部智慧和本事,來為‘陽光下最崇高的事業’服務。”談及初心,吳志榮總是目光堅定,舉止從容不迫。也因著這樣的信念,“吳式雞湯”感染了團隊的每一個人。“不忘初心,求發展是‘力翰科學’永遠的追求。”力瀚科學現已成為大陸教育官方唯一引進非硬體臺灣教育資源。

  據了解,目前,元智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輔導研發科普教具藍芽足球機器人為全球先進技術,專利正在申請中。(台灣網湖北省武漢市通訊員 方懿 范雅琴)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