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地區涂氏宗親涂山尋根祭祖

2016年05月09日 15:45: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5月9日蚌埠訊 5月5日,大禹文化發源地蚌埠涂山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全國各地的64名涂氏宗親在這裡尋根溯源、登山祭祖。尤其是來自寶島臺灣的16名涂氏宗親均是第一次來到涂山祭祖,其中年齡最大的已有86歲。筆者跟隨參訪團,一路見證著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感恩之情、涂氏宗親血肉相連的手足之情和海峽兩岸同祖同根的骨肉之情。

  兩岸攜手登涂山

  8時許,從市區出發,一路西進,來到涂山風景區。大巴車沿環山公路駛上半山腰景觀平臺,視野頓時開闊。面對“劈山導淮”、“荊涂大峽谷”,大家歡呼雀躍。“臺桑、係馬石、曠覽石、臥仙石、啟母石”,這些曾經只在文獻資料中見到的遺跡,大家爭相拍照留念。

  16名臺灣宗親統一配挂胸牌,上面寫著“兩岸涂家,人文同源,精英崢嶸,宗誼道遠”。臺灣宗親們面對夢中縈繞、情怡相牽的故里,油然而生思先、思鄉、思親之情。

  盤旋的山路上,兩岸同胞相互攙扶,攜手共進。86歲的臺灣新北人涂岳路中遇到蚌埠市一位長年堅持登山的老人,得知對方已經九十高齡,豎起大拇指,連聲稱道“你真棒”。老人主動與涂岳握手,鼓勵他一定能登上鳳凰頂。

  上香獻花祭先祖

  參觀禹王宮,拜過禹王殿,來到啟母殿。10時許,祭祖典禮開始,兩岸宗親就位,上香、獻花、獻酒、獻果、祝文,全體致祭者向啟母三鞠躬。

  來自臺灣新北市的涂集勝感慨地説,早就想來看看老祖宗的居住地。發源地涂山,孕育了四千多年的文明和中華文化。此次,由江西、河南、陜西、浙江、江蘇、福建、廣東、貴州、北京、上海和臺灣地區等十一地市的64名涂氏後裔第一次組團行曠古之旅,終生難忘。

  文化牽線話發展

  此次尋根祭祖活動,參訪團還參加了蚌埠市第十五屆花鼓燈藝術節,並在蚌埠市博物館舉辦了大禹文化研討會。市博物館館長辛禮學介紹,大禹治水、禹會諸侯和夏王朝的建立均發生在蚌埠涂山。涂氏先祖源於涂山,出自夏朝大禹之妻涂山氏。作為中文姓氏之一的涂姓,由淮河中、下游一帶遷徙發展到全國各地。2010年,全國涂姓有100萬,其中臺灣地區有涂氏宗親48000余名。來自臺北的涂氏宗親會理事長涂文奎表示,涂山文化源遠流長,蚌埠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希望選定雙方共同關注的項目在合適的時間牽手,助力蚌埠經濟發展,文化騰飛。(台灣網蚌埠臺辦通訊員 梁雲傑)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