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川成都新津縣“一籃子”政策助跑臺創園發展

2016年05月05日 09:50:00來源:台灣網

新津臺創園

  位於新津臺創園的翔生有機農場。(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5月5日成都訊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政府發佈《關於促進四川成都新津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發展的意見》,內容包括編制完善園區規劃、發展農業特色産業、大力推動創新發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升發展設施農業、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開展兩岸人員交流培訓及組織領導和支援保障等多方面,為新津臺創園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援。

  《意見》指出,新津臺創園將以發展綠色有機生態農業、高端設施農業、休閒觀光農業和高附加值農産品加工業為重點,努力建設成為成都都市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川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臺農臺商在四川創業投資的高效平臺,打造“立足成都、輻射全川、西部一流”的現代農業産業高地、創新高地、創業高地,兩岸同胞情感溝通、心靈契合、和諧共生的幸福美麗家園。到2020年,力爭引進臺資企業15家,實現農業增加值20億元,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收入達到30億元以上,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萬元。

  《意見》對發展農業特色産業、推動創新發展及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升發展設施農業方面給予了政策支援和鼓勵。

  圍繞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産業,一是鼓勵臺農臺商發展綠色有機農産品生産,獲得認證面積達50畝以上的,給予連續3年每年2萬元獎勵,並對有機農業土壤轉換期土地租金給予80%的補貼,最長3年。二是鼓勵臺農臺商大力發展精緻農産品加工和以農耕文化傳承、農事體驗、農業科普教育、農村民宿為重點的休閒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業,項目所需的集體建設用地,入市規範交易並按期建設、運營後,給予每畝15-20萬元補貼,基礎設施配套費減半收取,建設過程中需交納的各項相關費用按下限收取。三是對臺農臺商固定資産投入(不包括集體建設用地流轉)1000萬元以上的農業休閒産業項目,經驗收合格並投入經營後按固定資産投入的3%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在大力推動創新發展方面,《意見》指出要強化創新政策扶持,依法引進和推廣臺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新農藥和新肥料,示範推廣面積達500畝的,一次性給予10萬元獎勵;支援創建“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推動農業有機創客孵化,凡在新津臺創園投資創業的臺灣大學生(畢業三年內,含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次性給予5萬元創業資金獎勵;大力引進臺灣農業科技人才,享受縣引進人才相關政策。

  圍繞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意見》鼓勵臺農臺商領辦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産銷協會,發展家庭農場,優先安排承擔涉農項目。申報評定市級以上示範合作組織和家庭農場,在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支援;鼓勵臺資農業企業申報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在同等條件下給予優先推薦;已獲得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稱號的,各級農業産業化專項資金在安排項目補助和貸款貼息時,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對於新確認的國家級、省級、市級農業産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在現有獎勵政策基礎上追加20%一次性獎勵。

  在提升發展設施農業方面,,《意見》指出要對臺農臺商在新津臺創園內直接用於現代農業生産的設施項目,一是設施建設面積5畝以上、畝平投入20萬元以上的智慧設施,按照每畝10萬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總額不超過200萬元;二是項目總投入3000萬元以上、設施投入1000萬元以上、具有帶動性和示範性的設施農業項目,採用一事一議方式進行鼓勵支援。

  《意見》還指出,縣政府每年為新津臺創園安排專項資金3000萬元,整合設立5億元新津臺創園發展基金並逐步擴大規模,用於支援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現代農業産業發展、融資貸款貼息、基礎設施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和小城鎮建設等。保障園區項目建設用地,對臺農臺商符合産業規劃的項目所需建設用地指標予以優先安排。

  新聞背景

  新津臺灣農民創業園于2006年8月經農業部、國臺辦批准設立,位於新津工業園內,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里,是西部首個臺灣農民創業園。園區以“一核四片”作為産業發展格局,“一核”即以興義鎮為主體的新津臺創園核心區,重點打造有機生態小鎮和臺灣風情小鎮,建設海峽兩岸農業新型主體培訓中心、農業科技聯合創新孵化中心和優質農産品展示展銷中心;“四片”即柳江蔬菜産業片區、花源花卉産業片區、成新蒲特色種植産業片區、梨花溪風情休閒觀光旅遊片區,重點發展優質高效種養、精緻農産品加工和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特色民宿,逐步形成現代都市農業産業集群。(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川臺宣]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