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台灣網  >   各地與臺灣  >   地方快訊

第二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梓潼開幕(圖)

2016年03月11日 16: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海峽兩岸嘉賓出席第二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

  海峽兩岸嘉賓出席在四川綿陽梓潼縣舉辦的第二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3月11日梓潼訊 三月的梓潼,姹紫嫣紅,春意盎然。3月11日,第二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隆重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480余名嘉賓及5萬多名信眾、遊客前往現場,共襄盛舉。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綿陽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付康,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綿陽市副市長韓聖健主持開幕式,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李家國宣佈活動開幕。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在致辭中表示,宏德崇文的文昌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海峽兩岸、港澳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社會均有重要影響。文昌文化在兩岸民間的廣泛影響,潛移默化中教化了兩岸同胞,讓兩岸學子共同秉承了尊師重教的文化理念。我們舉行“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就是為兩岸同胞文化尋根搭建平臺。兩岸一家親,中華文化同根同源,兩岸人民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面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兩岸同胞只有以中華文化為精神紐帶,同心協力,才能共同繁榮。我們真誠期盼兩岸同胞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悉心呵護和平發展的成果,不斷擴大交流,加深了解,增進友誼,合作共贏;也希望梓潼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以文化交流為紐帶,全面推動與臺灣在教育、經貿、旅遊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為兩岸同胞辦實事、辦好事。

  付康在致辭中對海峽兩岸嘉賓表示歡迎,並對綿陽市情、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作了簡要介紹。付康表示,綿陽市始終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文昌文化,在兩岸交流中,文昌文化越來越充分地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和魅力,成為連接兩岸親情、溝通同胞心靈的重要紐帶。希望通過文化交流,讓更多臺灣同胞了解綿陽,了解梓潼,希望更多臺灣朋友到綿陽觀光考察、投資發展。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在致辭中表示,今日之聚,倍感榮幸。俗話説“北有孔子,南有文昌”,我們作為中華兒女,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希望每一位中華兒女都能通過這樣的活動,了解我們過去有偉大的歷史、文化,將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放在心上,教育下一代是過去的歷史帶來今天的成就。希望這樣的交流能夠永續,祝願兩岸交流和諧、和平、和順,祝願中國崛起帶來世界大同。

  在開幕式上,綿陽市梓潼縣縣長周琳向臺灣代表贈送了文昌文化書籍。

  開幕式前,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唐堅會見了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嘉賓代表。

  “北孔子,南文昌”,梓潼七曲山大廟被譽為天下文昌祖庭,以“宏德崇文、明禮修身”為核心思想的文昌文化就發祥於此。今年3月,正值七曲山大廟1086屆廟會,每年農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張亞子的誕辰日,第二屆海峽兩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動正是在此時間點舉辦。據悉,本次交流活動是2016年四川省首個大規模、高規格的川臺交流盛會。活動由四川省臺辦和綿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綿陽市臺辦和梓潼縣人民政府承辦。活動內容安排上突出文昌文化與華人尋根文化的融合、文昌文化與綿陽梓潼人文文化的映照、文昌文化影響力向經貿合作推動力的拓展。(台灣網、四川省臺辦、綿陽市臺辦聯合報道)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