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努力打造臺胞權益保護立體工作新格局
三、多措並舉,認真做好涉臺投訴案件調處和涉臺穩定工作。
按照國臺辦“保持受案量繼續下降,爭取大案積案繼續突破”的工作要求,採取多種措施,多方聯動,多元化解,進一步加大涉臺案件調處和涉臺穩定工作力度,取得明顯成效。
圖:山東省副省長張務鋒到臺資企業泗水縣康師傅有限公司進行安全生産督導
一是開展臺資企業安全生産專項督導活動。為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産電視電話會議和山東省安全生産專項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對在魯臺資企業安全生産的宣傳和督導,省臺辦專門下發《通知》在全省開展了臺資企業安全生産專項督導活動,要求各市臺辦認真貫徹中央和山東省委對臺安全生産工作提出的要求,結合對臺工作實際,加強對臺資企業安全生産的專項宣傳和督導工作,確保山東臺資企業生産安全和人員安全。8月28日,山東省政府副省長張務鋒帶領安全生産部門負責同志到泗水縣康師傅有限公司等臺資企業進行安全生産督導,並召開座談會與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山東省臺辦、濟南市臺辦負責同志到山東省(濟北)臺灣工業園進行安全生産督導,先後到山東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濟南大自然新材料有限公司、濟南大魯閣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等臺資企業,深入車間了解生産經營狀況,聽取臺商意見和建議,並就企業安全生産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企業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據統計,全省共有233名市及縣(市、區)分管領導參與督導活動,各市(縣、區)臺辦共走訪督導企業1999次、與企業電話聯繫2345次、召開座談會130場、幫助臺企搜尋解決安全隱患316件,受到了臺資企業的高度評價。
二是開展臺胞投訴案件集中調處工作。第三季度,對全省臺胞投訴案件情況進行了集中調度和梳理,對排查出的苗頭隱患,進行了逐一梳理分析,逐一落實責任,及時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于初始、消除于萌芽,做到防患于未然。針對未解決案件進展情況,採取動態管理,一案一帳的方式,建立涉臺投訴、求助案件臺賬制度,詳細記錄案件基本情況、實時進展、癥結問題、結案時限、跳出結果等資訊;對採取包案責任制的案件還明確記錄分管領導、責任人、聯繫人、聯繫方式等,確保案件調處工作有序推進、全程可控。對重點案件加大力度,積極推動,一旦具備條件則儘快結案;對複雜敏感案件密切跟蹤、有效穩控,避免矛盾激化、炒作滋事,堅決維護涉臺穩定大局;對涉臺司法案件加強資訊溝通,及時了解進展,協助司法機關做好臺方當事人工作。據統計,全年共受理臺胞投訴(求助)案件87件,辦結80件,結案率92%。
圖: 青島市臺辦主任方妍走訪台企昌隆文具有限公司
三是公佈山東省21所臺灣同胞定點醫療服務機構聯絡資訊。為切實做好山東省臺胞臺商在魯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確保各地臺胞臺商在魯就醫的服務品質和便利性,2015年12月,山東省臺辦會同山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對全省21所臺灣同胞定點醫療服務機構聯絡資訊重新進行了核實並進行了公佈,同時山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山東省臺辦聯合下發《通知》,就各臺胞定點醫療機構為在魯臺胞提供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四、拓展服務,紮實推進“進臺企、話親情、促發展”與臺資企業聯誼活動。
圖:山東省臺辦主任張雪燕到濟南茶葉市場看望臺商
針對山東省臺資企業安全生産形勢的不斷變化和年底各項工作的部署,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利用4個月的時間,省臺辦再次聯合省商務廳、省衛計委、省環保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安監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共同開展“進臺企、話親情、助發展”與臺資企業聯誼活動。此次活動的工作重點是推動“平安臺企”建設,因此聯合的部門基本上都是和企業安全生産有關的職能部門。活動開展以來,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活動紮實有效,截至12月上旬,活動第一階段工作已經結束,取得了初步成效。
圖:日照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星泰到臺資企業走訪調研
省臺辦和濟南、青島、東營、煙臺、濰坊、濟寧、日照、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菏澤等市領導同志帶隊走訪台資企業或召開座談會聽取臺商意見,幫助解決問題。據統計,全省已走訪台資企業1766家,會見臺商1663人,發放徵求意見表1706份,收集意見建議358個,幫助臺企臺商解決困難和問題304個,基本實現了屬地臺資企業走訪全覆蓋,實現了活動第一階段工作目標。目前,聯誼活動第二階段“話親情、固聯繫、助發展”的各項活動正在有序展開。
五、赴臺交流,進一步強化服務台企臺商保障機制建設。
2015年11月4日至10日,省臺辦聯合省政法委、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省信訪局、省檢察院、省發改委、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人社廳、省國土廳、省衛計委、省環保廳、省地稅局、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安監局、省食藥局、青島海關等16個部門,共派出專門負責涉臺事務的工作人員17人,組成山東省臺胞權益保護交流團赴臺灣進行了考察交流。考察期間,交流團廣泛接觸臺灣社會各界,進臺企、話親情、聽意見,主動對接臺商需求,達到了加深了解、推動合作、優化服務的目的,為今後進一步做好臺胞權益保障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在臺北會見山東省臺胞權益保護交流團
一是拉近了魯臺親情的血脈聯繫。魯臺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經濟相融,既有深厚的歷史情緣,又有緊密的現實聯繫。從踏上臺灣寶島之時,交流團成員就真切感受到了臺灣同胞的熱忱和溫情。考察中,交流團接觸了許多山東籍的同鄉,有的在山東投資興業,有的與山東的親戚保持著往來。他們時刻關注、關心著山東的變化,對山東的發展充滿信心,寄予厚望。在臺灣的親情感受使交流團成員進一步拉近了與在魯臺商臺胞的心理距離和血脈聯繫,也更加增強了他們為臺企臺商服務的責任心和主動性。
二是增強了臺企臺商來魯投資發展的信心。考察中,交流團積極宣講山東改善營商環境的舉措,全面介紹近年來省臺辦開展的“臺資企業走訪季”活動成果以及省直涉臺部門保障臺企臺商合法權益的做法,使臺胞感受到了山東對臺企的重視支援,看到了在山東投資興業的美好前景,進一步增強了來山東投資的熱情。
圖:交流團在臺中崇順化工公司聽取情況介紹
三是鞏固深化了臺胞權益保障機制。此次赴臺考察交流,通過與臺胞臺企以及臺灣相關部門的多層面互動接觸,交流團所有成員密切了與臺胞臺企的聯繫,感受到了臺胞臺企來山東投資的熱情,切身體會到臺灣相關部門對大陸臺資企業和臺臺胞的關切與支援,切實了解到一些臺企在山東投資興業的艱辛及其遇到的實際困難,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一些工作仍然有待改進。考察中,許多成員表示,回來後會認真向本部門領導彙報,把服務台資企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進一步優化服務舉措,緊密配合省臺辦,切實把服務台企、保障臺胞合法權益工作提升到一個新水準。(台灣網、山東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