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濱州養老服務考察團赴臺灣考察綜述

2015年12月08日 12:59: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2月8日濱州訊 2014年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養老服務業創新發展全面鋪開,但我市養老服務業起步晚、底子簿、經驗少、欠賬多,仍處在推動建立的初期,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在長遠發展上缺乏規劃引領,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臺灣養老服務政策完善、理念先進、管理規範,通過深入考察和學習臺灣養老服務工作經驗,對可複製、可借鑒的先進理念進行深入對接,有利於我市進一步推進和深化養老服務業發展。根據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要求,10月12日至18日,由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劉祖慶同志帶隊一行20人,赴臺灣進行了養老服務考察學習。本次考察,圍繞養老機構建設、居家養老發展、醫養結合模式運作、養老服務協會運作等內容,先後與臺灣有關方面進行了4次商談,實地觀摩機構、設施等6處,進一步增強了同臺灣地區的互惠互信、互學互鑒,取得了既定工作成效。

  一、考察情況

  本次考察由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劉祖慶擔任領隊,成員有市人大有關負責同志,市民政局分管負責同志、科室負責人、市優撫醫院院長,部分縣區分管縣區長和民政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養老機構院長。行前,考察團確定了“三帶四進四看”的考察方案。三帶:一是帶著問題,學習臺灣先進養老理念和高水準成熟經驗,落實我市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公建民營”;二是帶著課題,考察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模式,全面促進我市敬老院“一院多能”;三是帶著重擔,參觀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推動我市養老事業健康、全面發展。四進四看:一進公辦養老機構,學設計和管理,看醫養如何高度融合;二進民辦養老機構,學投資和運作,看機構如何居家服務;三進養老部門協會,學成立和運作,看主管部門如何管理;四進日間照料中心,學管理和服務,看失能失智如何照護。在臺期間,1.參觀考察了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與敬老院院長及有關負責同志座談,學習公辦養老機構管理、服務模式,借鑒其機構設施的人性化設計;2.詳細考察了長庚養生文化村,與企業管理人員進行了詳細座談,學習大型企業投資養老的管理及運作模式,並借鑒其 “養老社區”運作和 “養老+”融合發展做法;3.拜會了嘉義聖馬爾定醫院,聽取了醫院建設和發展歷程介紹,學習了老年人特色醫院運作及盈利模式;4.拜會了聖馬爾定附設照護所,學習借鑒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務的日間照料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我市社區養老在創新供給方式、提升市場化能力等方面提供可資借鑒的先進經驗;5.參觀考察了索拉諾醫療器械公司廠區,推動我市開發區秦皇河老年公寓與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6.拜會了中華兩岸企業發展聯合總會,與林淳浩秘書長等座談交流,推介了濱州的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及招商合作意向,就與該協會建立友好關係,助推臺灣地區與濱州市開展養老服務業合作事宜進行了全方位交流,並學習了涉老協會承接政府養老服務的運轉模式。

  二、主要特點

  (一)政策完善,部門協同。為應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形勢,臺灣養老任務目標明確:他們提出為老人服務的核心是“延長高齡者健康狀態和縮短高齡者失能期程,使老年人健康的、有尊嚴和有品質的老化”。為實現這一目標,臺灣出臺的養老政策法規主要有:《老人福利法》、《長期照顧十年計劃》、《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長期照顧服務法》等,並建立了國民年金制度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實現了全民醫保,為公民及其家屬在年老、身障時能夠得到必要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照護服務提供資金支援。臺灣健康老人服務涉及6個政府職能部門,其職責分別是:社會局負責老人權益、社會參與和長期照顧;交通局負責老人乘車優惠、敬老愛心車隊、低地板公車、系統智慧型站牌設置;衛生局負責老人健康檢查、市民健康生活照護、高齡友善醫院、失智症篩檢;警察局負責老人協尋、獨居老人通報;體育局負責運動中心優惠長者措施;教育局負責樂齡中心社區大學和祖孫節推廣。各部門配合緊密,各司其職,對老年人各項權益保障實現了全覆蓋。

  (二)機構健全,管理規範。臺灣養老服務設施。1.安養機構:服務身體較為健康、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2.養護機構:服務自理能力缺損,且無技術性護理服務需求的老人;3.長期照護機構:為罹患長期慢性病老人,提供部分醫護服務;4.失智照顧性機構:為中度失智症狀以上,有行動能力但需要接受照顧的老人服務;5.護理之家:能夠提供24小時的個人及護理照顧,並有康復訓練和醫療服務;6.安寧療護機構:為危重病老人提供臨終關懷等。同時,臺灣注重居家和社區照護服務,對居家式服務和社區式服務進行了細分,居家式服務包括:居家服務、居家護理、輔具購買、提供及居家無障礙設施改善服務、老人營養餐飲服務、緊急救援;社區式服務包括:日間照顧、社區復健、老人營養餐飲服務等。臺灣高度重視養老服務標準化、專業化建設,臺灣建立實施統一的養老服務標準。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都是一個衛生機構,我們了解的養老服務標準還包括:《老人福利機構輔導查核表》、《養護(長期照護)定型化契約範本》、《建立社區照顧關懷計劃》、《老人健康查檢保健服務追蹤服務準備》等。養老服務隊伍專業化,規定養老專業團隊由醫生、藥劑師、護士、照顧員、社工、心理輔導師、復健師、營養師、廚師、工務人員、財務人員、行政人員、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等人員組成,並規定了每個行業技術人員的具體標準。

  (三)理念先進,隊伍專業。我們考察的臺灣養老機構、城市日間照料中心,共同特點是“服務至上、需求第一”。這些養老機構的硬體設施並無特殊之處,基本設施體現了簡潔、耐用、平淡、適宜的價值觀,但他們養生養老、照顧護理、耐心愛心、服務技能都是一流。嘉義聖馬爾定醫院附設照護所是醫院老房子改選的,房子有幾十年的歷史,雖然比較陳舊,但基本設施設備齊全,為提高遇險後應急逃生能力,護理院自製了消防滑梯,遇險時多種通道5分鐘內疏散全部老人,同時該所創新使用了臺灣首輛沐浴車,能夠為居家老人提供到府沐浴服務,深受老年人歡迎。臺灣在養老護理及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方面的顯著特點是:社會地位高,服務水準高。目前臺灣養老護理員的工資水準約為3萬台幣,折合人民幣6000元,是大陸的2-3倍,在刨除物價指數後,臺灣養老護理人員屬於中收入群體。其中,浩然敬老院153名工作人員中有83名為政府購買服務的工作人員,薪金待遇基本持平。除了薪資水準,護理人員的社會價值和認同感同樣影響著行業的吸引力,在臺灣養老服務人員社會地位普遍較高,與我們形成鮮明對比。另一方面,臺灣養老護理隊伍實行資格等級制,能夠取得證書入行的護理員提供的服務貨真價實,服務水準高。

  (四)企業參與,融合發展。臺灣在居家和社區照護方面,能夠提供居家服務、居家護理、輔具購買、無障礙設施改善、老人營養餐飲、緊急救援等6種主要服務;在機構照顧方面以融合式發展為主,以臺灣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該社區依託長庚醫院建成,以醫養結合為主,內設有超市、書店、銀行、醫院、特約門診、康復中心等,有“怡親”、“健康”、“養生”、“文化”、“社區”、“體驗”、“教育訓練”等七大主題活動,其不用政府補貼,只接受慈善機構捐助,實現了“養老+醫療+金融+旅遊”等全面融合。同時,兩岸文化的一脈相承也給我們提供了融合發展的可複製性。本次考察的養老機構除浩然敬老院外,均為大型企業的社會力量投資興辦,有強大的後臺運營支撐。以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該社區是由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投資500億新台幣,依託長庚醫院建成,共3600戶,房屋為七層建築,有兩種房型,一房一廳式約46平方米,一房二廳式約73平方米,充分發揮了集團優勢,調動學術研究成果等社會資源,組織了專業的服務團隊,同時在周邊地區建立了地區醫療體系網路,實現了企業紅利回饋社會。

  三、考察啟示

  通過實地考察養老機構和座談交流,考察團感到臺灣養老服務業的人性化和多元化融合服務的運作機制,是我們學習的重點。同時,考察團認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類似,同時互補性強,學習交流潛力巨大,在養老服務業方面可以實施無縫對接。總體認為應深化對臺養老服務業的交流,用先進理念來改進我們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抓住機遇,使養老服務業從滿足老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逐步向滿足老人們的更高層次需求的方向努力。

  (一)加強政府主導,努力落實“老人至上、服務第一”的理念。養老服務首先要樹立以老人為中心的經營理念,需要準確掌握老人的年齡結構、飲食特點、服務需求,要注重實效性,拒絕上下一刀切和形象工程,要樹立“服務至上,老人第一”的理念,根據實際按需提供服務項目。在老年型社會裏,維護老年人尊嚴和有保障的生活是社會、老年人、家庭、民間組織和政府共同關注的焦點。本次考察臺灣的項目多為大型企業投資興辦,企業投資前期不計成本,注重品牌打造和長期運營,目標是通過提供專業化服務,實現可持續發展。養老服務由事業向産業發展,居家、社區、機構單打獨鬥是不可持續的,必須“三位一體”,並且與醫療、家政、教育、旅遊等多種模式結合發展,網狀覆蓋,多線發展,降低風險,增強可持續性能力。對目前我市養老項目來説,盈利點挖掘不足,有些稅收、能耗等方面的政策還停留在文件上,有關部門參與積極性還沒有調動起來,在當前階段,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參與養老服務業,帶動相關産業融合式發展是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重要前提。我們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的總體思路,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在落實“老人至上、服務第一”上下功夫,全面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建立與我市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協調、統籌城鄉的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

  (二)加強兩岸聯繫,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臺灣非常重視引導社會各層面廣泛參與,在全區域內形成了完整的老年服務網路,許多自願福利團體積極參與養老服務,通過高效優質的服務實現政府為養老買單。下步我市要採取多種措施,加快建立有愛心、有熱心、有誠心、有良心的專業養老服務群體。要抓住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的機遇,搞好輿論引導,大力宣傳養老服務,形成全民養老氛圍。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發揮政府資金對養老服務業的促進作用。另外,臺灣宗教、協會等各類民間團體在應對人口老齡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市要按照加強社會管理的新要求,規範發展老年協會等各類涉老社會組織建設,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積極培育老年群眾組織,推動老年群體社會管理,發揮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保護、自我服務和服務社會的作用。中華兩岸同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遍認同,臺灣對濱州作為董永故里和孝文化的發祥地在感情上感到很親近,進一步加強兩岸養老文化交流、推進兩岸養老服務業合作基礎得天獨厚,招商引資潛力巨大。我們要通過簡政放權,解放思想,加大兩岸溝通力度,推動政府購買養老服務,依託社會力量為居家老人提供必要服務,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社會活力,促進我市養老服務業跨越式發展。

  (三)加強規劃引領,努力延伸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層次。我市養老服務業起步晚、欠賬多,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在長遠發展上缺乏規劃引領,在機構養老上,存在“有需求的無床位,有床位的無人源”的矛盾;在社區養老上,有些地方缺乏實用性及市場化的可持續性;在居家養老上,缺乏長期穩定的居家養老服務組織,供需矛盾比較突出。我市養老工作目前處在初期,養老社會化分工“梗阻”現象較多,醫養結合或醫養融合難、一院多能難以施展,形成政府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主要原因是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剛剛起步,缺乏規劃引領,導致發展中存在著碎片化、隨從性,當務之急是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要抓緊制定我市養老服務業整體規劃和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同時,要硬體設施、軟體效能兩手都要抓,在硬體設施建設上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市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示範帶動,縣級重點項目多位支撐的合理格局;在軟體效能提升上抓好“三位一體”建設,實現家政服務、院校職業培訓、民政資格鑒定“三結合”和培訓鑒定能力、資源配置能力和就業輸出能力“三提升”。 (台灣網、濱州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