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環保團隊助力海鹽生態治水

2015年11月25日 14:45: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1月25日海鹽訊 近日,海鹽縣武原街道紅益村污水整治暨美化景觀工程開始動工建設,這是武原街道以生態化手段治水,推進百日攻堅水環境治理的又一重要創新舉措。

  該項目總投資108萬元,由有著30多年生態治水經驗的臺灣水生植物生態環保團隊對紅益村尚胥廟汶潭水域進行全程調研及規劃設計治水方案。根據設計方案,治理水域以午時蓮、子時蓮、荷蓮區為第一區段,萍篷區、菱角區、黑藻區為第二區段,水金英區、苦藻區、羽毛藻區為第三區段,分別將在河岸兩側2米範圍內河床及河面浮床種植水生植物,累計總長度達2.9公里。

  據臺灣環保團隊負責人張兆隆介紹説,水生植物污染整治技術是一個創新概念,是以植物與自然兩大主軸來處理穩定土壤中有害廢棄物、沉積物、以及地表水與地下水,通過現地植物移除、分解或稀釋方式來減少土壤、淤泥、沉積物與水中的污染物,從而提高水體的生物多樣性和自凈能力,逐步實現水體生態係修復,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合理平衡配置不同的水生植物來調節光線、氧氣以及營養水準,以便創造適於動物和植物都能繁榮生長的水生環境,而他的臺灣團隊中多名留美博士及臺大博士研究生對該項目進行了科學地規劃設計,並結合實際選用了西湖紅蓮、珠江紅蓮、一點紅、龍珠、八一蓮、車瓣花、.粉千葉等多達50多種水生植物,並在治理水域三大區段進行科學配置種植。

  據悉,紅益村尚胥廟污水整治暨美化景觀工程總工期為90天,屆時,待水生植物全部長成後,在翩翩徜徉的水流映襯下,將會形成美麗的“植物花園”,不僅提升了河道水質,豐富了水面景觀,拉近水與人的距離,而且與河岸帶綠化景觀帶渾然一體提高了河道的整體品味,進而實現人水和諧的局面,而美麗鄉村紅益村以後將是當地老百姓文化、娛樂、觀光、垂釣的好去處。(台灣網、浙江省海鹽縣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