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國臺聯2015年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柳州召開

2015年10月29日 13:16:00來源:台灣網

  全國臺聯2015年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柳州召開

  全國臺聯2015年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柳州召開。(圖片來源:福建省臺聯)

  台灣網10月29日柳州訊 10月29日,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主辦的2015年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廣西柳州舉行。近百名來自大陸各高校、各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及全國臺聯繫統幹部與會,圍繞“和平發展 匯聚民心”的主題,研討兩岸關係新形勢和臺灣社情民意新變化,就改進和加強對臺工作提出建言。全國臺聯副會長紀斌致辭,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盧能幹到會祝賀,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李逸舟、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研所副所長朱衛東作主旨演講。

  研討會上,謝鬱、唐永紅、劉俊、蔡爾申、李理、楊鵬、陳斌華、尹全海等對臺研究專家、學者首先進行了大會發言。與會學者認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是確保兩岸關係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沒有了這個基礎,和平發展將難以為繼,兩岸關係又將回到動蕩不安的老路上去。要努力促使廣大臺灣民眾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這一基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堅定地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既有成果,自覺抵制“臺獨”分裂行徑可能帶來的危害。

  與會學者表示,無論臺海風雲如何變幻,我們深入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絕不改變,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努力絕不鬆懈。始終堅持把廣泛團結臺灣同胞作為對臺工作的主線,繼續出臺和實施新的對臺惠民政策,使臺灣民眾越來越多地享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更加重視和敏銳把握臺灣各階層各群體的感受和期待,尤其要為兩岸基層民眾、中小企業、農漁民合作發展、青年創業就業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好條件。兩岸民眾在兩岸互動中的受益面越廣,獲得感越強,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力量就會越強大。

  與會學者強調,要加強兩岸同胞心靈溝通,促進兩岸同胞感情融合。由於歷史原因,兩岸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道路,政治體制、社會制度、生活方式不同,兩岸民眾情感有疏離、思想有差異、互信有不足。兩岸同胞都是中華文化傳人,應該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交流,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建設好共同精神家園。應擴大同胞直接交往,尤其要擴大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少年交流往來,面對面溝通,心與心交流,不斷增進相互理解和心靈契合。

  每年一度的“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以貼近島內民情、反映島內民意為特色,至今已成功舉辦24屆,在及時準確了解臺灣同胞的真實心態,深入開展廣泛團結臺灣同胞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台灣網福建省臺聯通訊員 鄭嵐)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