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海協會原會長陳雲林、海基會原董事長江丙坤

時間:2015-06-29 17:38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6月29日貴州訊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特別開闢兩岸綠色産業合作新前景的分論壇,參加論壇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會長陳雲林、海峽交流基金會原董事長江丙坤27日接受了記者專訪,他們就海峽兩岸在進行綠色産業革新、帶動綠色就業、培養專業環保人才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陳雲林強調,綠色産業讓兩岸的産業合作走上了一個新的征途。

  陳雲林説,貴州的重要性並不在於GDP的增長速度,而在於它是一個國家很重要的生態文明樣板省份。兩岸的經濟合作發展走到了今天,已經到了攜手共同發展綠色産業的新階段。臺灣致力於發展綠色産業,有許多成功經驗值得大陸借鑒。在政策、産業方面形成了許多切實有效的法律規範。與此同時,大陸經濟也進入轉型升級的新常態。因此,兩岸可以在綠色産業方面取長補短、互利共贏。

  “現在,地球資源的過度開發和石化燃料的過度使用,造成了人類的生存危機。”江丙坤説,在全世界,節能減碳和綠色發展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世界的政商學者雲集貴陽論壇,就是為了應對今後的發展,促進節能減碳和生態保護集思廣益。綠色産業符合未來潮流,臺灣在生態保護方面有不少經驗,這是兩岸進一步討論合作的好機會。

  如何進一步提升海峽兩岸綠色産業合作格局?陳雲林説,要喚起兩岸業界對綠色産業的關注度,特別是讓臺灣的企業家在自身的轉型過程中認識到在大陸有非常重要的商機——綠色商機。通過合作和宣傳,讓臺商有決心和膽量參與到大陸的綠色産業建設中來。

  談及綠色産業的政府政策扶持,江丙坤強調,金融業需要向綠色産業進一步傾斜,充分調動企業家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他説,臺灣的金融主管機構鼓勵銀行給文化等産業提供優惠貸款。未來,兩岸都應該把綠色産業列為重點扶持的對象。這樣一來,許多民間資本和商業智慧就會加速投入到綠色産業中來。從世界範圍看,京都議定書發表後,綠色産業發展速度加快。但要實現這一産業的根本提升和健康發展,歸根到底還要靠企業家的投入和勤奮,而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讓綠色産業獲得較高的理論水準,這方面,應引導市場發揮更大作用。(台灣網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盛明 呂慎)


編輯:貴臺宣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