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首屆小學師生臺灣教育文化交流感受:潤物細無聲

時間:2015-06-09 09:32   來源:台灣網

  此次我有幸參加了貴州省教育廳2015台灣教育文化交流活動,先後參觀了新北市瀘州小學、新北市米倉小學、苗栗縣山腳小學、嘉義縣龍山小學。受到了受訪學校師生的熱烈歡迎,並參加了歡迎儀式,聽取受訪學校校長介紹,參觀受訪學校校園校貌,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等等。臺灣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校園情景潤物細無聲

  我們參觀的四所學校既有城市小學,又有農村小學。無論是哪所學校我們都能感受到校園情境的人性化和濃郁的文化氣息。校園裏幾乎都配備學生們喜歡的鞦韆、滑滑梯等遊樂設施。課餘時間孩子們可以在此自由自在的玩樂。四所學校的校門各有特色,有的學校竟然沒有圍墻。放眼望去是環狀的綠化帶,星星點點的各色野花點綴其中,讓人心情愉悅。走進校園,你會發現校園整潔而溫馨。校園內隨處可見各具巧思的公共藝術,引人注目的感恩墻,五彩繽紛的學生書畫作品,學生行為守則標語,文明禮儀提示語,醒目的古人遺訓……使人感受到濃濃的教育氣息。邁入教室,你會發現教室寬敞明亮。多媒體設備、洗手臺、飲水機、室內櫥櫃,還有一處和室地板,溫馨如家庭。在走廊上你會發現各種輔助用房:圖書閱覽室、室內體育館、音樂教室、美術教室等等。駐足欣賞,教室文化,墻壁文化,長廊文化,廁所文化建設十分到位。相信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下日積月累定會養成良好品行。

  二、特色課程潤物細無聲

  臺灣同胞認為“教育其實是為孩子步入社會獨立生活做準備”。他們倡導“三個一”的辦學理念。那就是“一校一特色”、“一生一專長”、“一個不能少”。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各校根據各校的師資、地理環境創設各自的特色課程或學生社團,培養學生多元的興趣特長。在歡迎儀式上各校的學生均展示了他們的特色教育成果。新北市瀘州小學的花樣長繩隊、新北市米倉小學的陀螺隊、苗栗縣山腳小學的客語表演隊、嘉義縣龍山小學的小書法家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種多樣的特色課程,豐富有趣的社團活動開啟了學校教育的另一片多彩的天空。孩子們在參與這些活動的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積極、大方的心態習慣和自信心。特色課程、社團活動一直會伴隨著臺灣孩子的成長。相信它會像春雨般滋潤著臺灣孩子的心田,為孩子步入社會獨立生活奠定殷實的基礎。

  三、社會環境潤物細無聲

  素聞臺灣同胞十分講究誠信,待人接物彬彬有禮,溫文爾雅。百聞不如一見,確實如此。無論是校長、老師,還是旅店、商店的服務員,乃至小攤販,在人與人交往間吳儂軟語式的“謝謝”之聲不絕,以至我們一行也被感染,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地、不斷地從口中流出細言細語的“謝謝”聲。

  在參觀中,我偶然發現街道邊的公廁外有一個小緩坡,旁邊有一個殘車專用提示牌;一個乾淨的洗手臺上有這樣一個標語:“留下小水滴,化解水危機”。在觀看少數民族祭祖表演時,當巫師用兩塊石頭撞擊取火時解説員親切地説道:“石頭撞擊會發出火花,所以小朋友們去野外遊玩時不要亂扔石頭,避免引發山林火災”。我不禁為臺灣人努力培養孩子們良好地行為習慣,美好道德情操的辛勤付出所感動。相信孩子們在此環境下生活定會養成美好素質,定會像他們的長輩一樣關注孩子們的教育。(貴陽市環西小學鄒啟順)


編輯:李瑞艷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