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北京防控MERS早有應急預案 專家: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2015年06月03日 10:58: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北京防控MERS早有應急預案專家: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中新網6月3日電(健康頻道 劉旭輝)截至6月2日, 據韓國保健福祉部披露,韓國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患者增至25人,有2例死亡病例,還出現2例三次感染病例。醫學專家表示,我國有比較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體系,一旦出現新突發傳染病,就會啟動相應的防控機制,切斷傳染源,維護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對於MERS來説,公共場所的短暫接觸一般不會導致感染,普通民眾無需恐慌。

  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MERS-CoV)而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該病毒于2012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次被發現。冠狀病毒是一組能夠導致人類和動物發病的病毒,常能夠引起人類發生從普通感冒到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的多種疾病。據新京報6月2日報道,我國已研發出多個MERS治療性抗體和多肽藥物,但均處於實驗室水準,下一步將進入臨床研究。

  最近幾天,隨著全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徵病例確診,微信朋友圈被“MERS”一詞刷屏。一時間,各種關於中東呼吸綜合徵的文章滿天飛,哪些靠譜、哪些純屬忽悠?中新網健康頻道梳理相關資訊,為網友正解MERS。

  疑問一:MERS的死亡率高?

  流傳在朋友圈的各種文章中,很多用“高死亡率”來定義MERS,並給出了看似權威的數據,事實果真如此?

  國家衛計委官網的資料顯示,中東呼吸綜合徵的病死率約為27%。典型病例常呈現發熱、咳嗽和氣短等症狀,在檢查中經常發現肺炎表現,臨床中有腹瀉等胃腸道症狀的報道。重症的病例可導致呼吸衰竭,需要在重症監護室內機械通氣、支援治療。部分病例可出現器官衰竭,尤其是腎衰竭和感染性休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截至5月31日,全球有20多個國家共計1149人被確診感染MERS病毒,其中431人死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王淩航表示,很多病例是在一些醫療水準不發達的地區,目前統計出來的病死率,不能反映經過綜合救治之後的病死率水準。

  疑問二:MERS傳染性強?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消息稱,MERS確實可以人傳人,但僅僅在有限的範圍內。

  302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恩強對中新網健康頻道表示,根據目前情況來看,病毒似乎通過密切接觸傳播。這常出現在家庭成員、病人和醫護工作者之中,如果未採取有效防護,醫務人員是高危人群。

  秦恩強介紹,一般認為這種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似乎不大容易,除非有密切接觸,如看護病人時未進行保護。在醫院內集聚性病例中,人際間傳播更容易,特別是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不足的時候。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有持續的社區內傳播。

  秦恩強告訴中新網健康頻道,MERS的持續傳播能力比較有限,公共場所的短暫接觸一般也不會導致感染,普通民眾無需恐慌。同時我國有比較完善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體系,一旦出現新突發傳染病,就會啟動相應的防控機制,控制傳染源擴散,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維護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

  疑問三:冠狀病毒真的很可怕?

  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不少網友疑惑,冠狀病毒到底是什麼?冠狀病毒像網上流傳的那般可怕嗎?

  秦恩強介紹,人體內的冠狀病毒最早是1965年在英國被分離出來,病毒因其表面皇冠狀的突起物而得名。冠狀病毒是一組能夠導致人類和動物發病的病毒,常能夠引起人類發生從普通感冒到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的多種疾病。新型冠狀病毒MERS-CoV,就是導致中東呼吸綜合徵的“罪魁禍首”。

  醫學專家表示,就目前情況來看,MERS的病毒傳染性較弱,傳播效率較低,有利於從源頭上預防、控制。

  北京監控、檢測、診療MERS的能力如何?

  北京在3年前即建立了針對MERS病例的監測系統,且具備MERS病毒的實驗室檢測能力。據了解,北京各大醫院的數十家網路實驗室、市區兩級疾控部門均已具備檢測能力,一旦發現疑似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將立即檢測。

  按照國家衛計委要求,如發生疫情,北京地壇醫院、北京佑安醫院將定點接收患者。地壇醫院一位負責人對中新網健康頻道表示,作為以傳染病為特色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在3年前國外發生疫情時已做好了預案,有能力隨時收治包括MERS在內的多種傳染性疾病。這位負責人表示,院方目前所做的是思想準備和知識培訓,醫院經歷了各種疫情的考驗,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公眾不必有恐慌的心理。

  中新網健康頻道6月2日從北京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官網獲悉,北京將進一步加強和細化北京口岸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防控措施,如設置醒目文字提示,要求入境旅客主動申報疫情發生國家旅行史、病人接觸史和疾病症狀等。

  應對MERS 做好預防是關鍵

  截止到6月2日,韓國MERS患者增至25人,有2例死亡病例,還出現2例三次感染病例。此前,中韓兩國簽署的中韓自貿協定,是我國迄今為止對外簽署的覆蓋議題範圍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協定,業內專家分析,這將促使韓國的旅遊、化粧品有可能更加便宜。公眾赴韓享受優惠時,如何做好疾病的預防呢?

  秦恩強對中新網健康頻道表示,如果有人在前往疫區國家之後,14天內出現發燒和呼吸道疾病症狀,應儘快就醫。而與確診患者曾有過近距離接觸的人,如在大致2米範圍內、或一個房間、或在看護區停留較長時間、與感染分泌物有直接接觸,而未穿戴所要求的、防護裝備,應該醫學觀察14天,時間從與患者最近一次接觸開始,一旦出現症狀立即就醫。

  此外,個人要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包括在接觸畜類前後常洗手、避免接觸病畜。應避免攝取未經加工的或不熟的畜類食品。糖尿病、腎病、慢性肺病、有免疫系統有缺陷的人對MERS重症有高風險,要更加注意預防。(中新網健康頻道)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