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川鄉村旅遊帶頭人赴臺取經收穫滿滿

2015年05月27日 16:38: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5月27日四川訊 5月11日至18日,四川省臺辦、省旅遊局聯合組織了全省首批46名鄉村旅遊“帶頭人”赴臺,採取課堂講授和現場考察形式,進行了為期8天的考察學習,先後考察了臺灣地區的飛牛牧場、向日葵農場、優遊吧斯文化部落、勝洋水草養殖場等知名鄉村旅遊點。

  據了解,為做好四川鄉村旅遊的提檔升級工作,四川省在2015年,從全省各類鄉村旅遊品牌負責人,休閒農業示範點、特色景觀旅遊名鎮負責人,五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負責人,市縣旅遊部門業務人員,國家西部旅遊人才培訓基地示範單位等有關人員中,組織300名四川省鄉村旅遊“帶頭人”赴臺進行學習交流。以培養一個、帶動一片的示範效應,傳播推廣鄉村旅遊先進經驗和做法,探索和踐行我省鄉村旅遊發展之路。

  活用資源 資陽晏家壩村謀劃“全域”鄉村遊

  “這次去臺灣,我感受最深的是我們的理念急需升級,經營和管理上也需要再下些功夫。”資陽晏家壩村村支書查玉春感觸頗深,她也是當地鄉村旅遊樣板新村的“帶頭人”,2011年率先在村裏辦起了農家樂,並帶動了一大批農戶和業主在當地發展鄉村旅遊。據了解,晏家壩村的鄉村旅遊,主要依託當地現代農業,開展花季賞花、果期品果旅遊,2014年已達到一定規模和檔次,也有了相當數量的遊客群體。

  通過本次考察學習,鄉村旅遊的“全域”概念已在查玉春腦海中浮現,她告訴記者:“臺灣發展鄉村旅遊不僅是現有旅遊經營者的事,沒有直接經營的農戶充分利用自家的田地、果樹、家畜等資源,如在張家農家樂休閒吃飯的遊客,可以到李家的田地裏採摘選購蔬菜,也可以到王家的魚塘釣魚,還可以到趙家購買土雞蛋、農家臘肉等。這樣全民參與就可以形成資源的互補,最大化利用當地資源,也給遊客最全方位的旅遊服務和休閒體驗。”

  強農助旅 生態山莊欲走專精化發展之路

  作為成都納雅山莊的經營者,全明軍在此次臺灣之行中也受益匪淺,由於自身從事生態農業,全明軍對臺灣從業者對生態環境發自內心的保護感嘆不已。“他們已經達到‘血液化’和‘骨髓化’的程度了,深知沒有自然生態環境,就沒有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

  納雅山莊綠樹成蔭、環境雅致清幽,沒有遠離城市卻遠離了城市喧囂,生態環境優質,注重發展現代種養殖迴圈農業,並集餐飲、住宿、會議、品茗、垂釣、遊船、綠色有機果蔬採摘、“開心農場”等為一體,發展綜合鄉村旅遊。全明軍告訴記者,臺灣鄉村旅遊雖然都有各自的主體和特色,但整體都建立在非常專業化的農業基礎上,很大一部分更有自己“專精化”的旅遊發展。“我們參觀考察的飛牛牧場就非常專業和專精化,優質的生態環境引來了大量蝴蝶,與‘牛元素’一起,構成‘飛’和‘牛’的主題。”全明軍表示,結合所學經驗,自己的山莊接下來將在農業專業化深入發展,在旅遊主題化上下功夫,今後遊客在納雅山莊可以參與採摘和農事體驗,也可以在養殖場喂雞、喂魚等,以給遊客帶來更加豐富的趣味體驗。

  現學現用 休閒農場賣起“牛奶湯鍋”

  農場自養奶牛所産的鮮奶,配上農場內的各種新鮮蔬菜,加上農場自製的特色肉丸……一道牛奶湯鍋即將擺上游客的餐桌,這便是剛剛從臺灣“學成歸來”的姚鶴麗現學現用的成果。

  在考察期間,吃過臺灣的海鮮牛奶湯鍋,廣漢花果新村農場經營者姚鶴麗立刻想推出這道菜,當然會結合四川飲食習慣和自己農場的原材料特點進行改進,並蒐集顧客的意見和同行的建議,就有了花果新村農場的全新味覺體驗,姚鶴麗也成為了本次赴臺隊伍中,最快將所見所學用到實踐中的學員。廣漢花果新村農場已發展3年,雖不是聲名遠揚,但也做到了休閒娛樂、餐飲服務、採摘體驗等集于一體,並在農場內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台灣網四川省臺辦通訊員 馮超穎)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