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四川自貢雜技撫慰在臺川籍老人思鄉之情

2015年03月06日 10:19:00來源:台灣網

  

  精彩的川劇變臉表演。(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3月6日高雄消息 連日來,參加2015年“歡樂春節”走進臺灣的自貢市雜技團在完成春節期間常規表演後,走進高雄市的“榮民之家”(敬老院),為老人們進行專場公益演出。“民族藝術像一根線,牽起了我們對家鄉的思念。”看完表演,許多四川籍的老人感慨尤深,他們稱自貢市雜技團的表演是“穿越臺灣海峽的鄉情撫慰。”

  70歲的鄒戰陪老人一口純正的四川話:“我出生在重慶,成長在成都,家就在窄巷子。5歲那年隨父母從成都坐飛機來到臺灣,一晃已60多年了。”他説,來自家鄉的雜技表演非看不可,當川劇變臉、吐火絕活等極具四川韻味的節目登臺時,鄒老先生高興得像個孩子,站起身來使勁鼓掌,嘴裏還用四川話大聲喊著:“要得!要得!”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從成都來到臺灣60多年,鄒戰陪鄉音不改。濃濃的鄉音,瞬間拉近了四川老鄉的距離。似是故人來,鄒老先生面對“娘家人”,像有擺不完的龍門陣。“最近二十多年,我曾十多次回到四川,我在成都還有表弟、表妹。以前外婆和姨媽都在成都,就住在成都人民公園旁,近20幾年來,她們都相繼過世了。”他説,他們所在的高雄市岡山區眷村,一開始就以四川人居多,使得那一帶一直保持著四川口音。不僅是四川老鄉,就連廣東、湖南、河北等其他省的人也都講起了四川話,從一代到二代、三代,四川話代代相傳,成為當地一大特色。看到四川來的雜技表演,鄒戰陪豎起大拇指,連聲説好。

  自貢市雜技團先後到高雄市楠梓、岡山的“榮民之家”進行了專場演出。居住在岡山“榮民之家”的李彩忠來自富順縣,聽説家鄉人要來,早早地就去超市為全體演職員訂了好幾箱飲料。今年已九十高齡的李彩忠身體硬朗,“我是富順城關鎮人,18歲就當兵離家參加抗戰。1948年,來到了臺灣。在老家富順還有很多的親戚,幾年前也回去過,看到家鄉的變化很大,讓我都不認識了。”老人用純正的自貢話談起家鄉,眼角不經意間溢出幾滴眼淚。60多年來的背景離鄉忍辱負重,回憶讓老人聲音哽咽。家鄉的鹽井還在不在?門前那條沱江還清不清?老人問得仔細,他説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對家鄉的關切卻從未改變。表演開始,李彩忠與所有老人一樣,看得聚精會神。

  3月3日,是周培宇老人的87歲生日。1928年,他生於成都,剛過20歲就來到了臺灣。一週前聽説自貢市雜技團要來岡山“榮民之家”演出,周培宇本來安排做眼科手術,也因此推遲到了演出之後。他説:“我們老了,很孤獨。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家鄉人到這裡演出,我很高興。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禮物。”(台灣網四川省臺辦通訊員 趙凱)

  

  老人們聚精會神觀看演出現場。(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