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記者遊覽雲岡石窟 解讀佛教文化發展歷史

時間:2014-09-25 02:27   來源:台灣網

  臺灣記者遊覽雲岡石窟 解讀佛教文化發展歷史

  24日下午,“臺灣記者三晉行——五台山佛教文化專題採訪活動”走進大同,臺灣記者遊覽雲岡石窟。(台灣網 段雯婷 攝)

  台灣網9月24日大同消息 24日下午,“臺灣記者三晉行——五台山佛教文化專題採訪活動”走進大同,參訪團一行遊覽了雲岡石窟,參觀了大同華嚴寺,解讀中國佛教文化在歷史中的發展與演變。

  大同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始建於北魏時代,當初是為了供奉佛教而創建的。在雲岡石窟山崖外壁,可見輪廓模糊小佛像。石窟內部,各式各樣的佛像因地設計。

  採訪團一行在引導員的帶領下,先後參觀了不同石窟。第五石窟,又稱大佛洞,一尊大佛佔滿整座石窟的大部分面積大佛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據介紹,開鑿佛教石窟需要考察山體結構地貌,以及岩層情況。在第六石窟,整座石窟氣勢恢弘,內容豐富,釋迦佛從出生到成人成佛的生平故事,構成了該作石窟的主題。在石窟外,臺灣記者紛紛拍照留念。

  隨後,採訪團一行還到華嚴寺參觀訪問。在參觀中,鎮寺之寶——“露齒菩薩”後背和雙腳裸露,合掌站立,面帶微笑,吸引了臺灣記者目光。(台灣網記者 段雯婷)


編輯:段雯婷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