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記者三晉行”採訪活動在山西五台縣啟動(組圖)

時間:2014-09-22 00:21   來源:台灣網

  “臺灣記者三晉行”採訪活動在山西五台縣啟動(組圖)  

  9月21日,“臺灣記者三晉行——五台山佛教文化專題採訪活動”在五台縣啟動,圖為南禪寺內。(台灣網 段雯婷 攝)

  台灣網9月22日五台消息 9月21日,“臺灣記者三晉行——五台山佛教文化專題採訪活動”在五台縣啟動。由台灣網、華夏經緯網以及臺灣中國時報、旺報、大愛電視臺等兩岸媒體的18名記者走進五台山,參觀了南禪寺、佛光寺、龍泉寺,切身感受古寺木構建築的獨特結構理念、佛學的大智慧和獨有的歷史文化氣息。

  採訪團一行走訪了南禪寺。南禪寺由觀音殿、菩薩殿、十王殿和大佛殿組成,其中大佛殿為唐建中三年的建築,是我國已知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大佛殿內的17尊佛教造像是我國稀有的唐代彩塑,保存了唐代彩塑的風韻。臺灣媒體記者對大佛殿古樸的手法、精煉的製作,表示讚許,並對大佛殿外後側的方形柱産生了興趣。

  隨後,採訪團來到了堪稱唐代瑰寶的佛光山,寺依山建,山因寺名。走進寺內,建築高低錯落,主從有致,設計風格獨具特色,可謂中國多種古代建築薈萃于一寺。據介紹佛光寺的唐代建築、雕塑、壁畫、題記,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被人們稱為“四絕”。

  據介紹,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曾探秘佛光寺,發現了寺內的唐代建築、唐代壁畫。臺灣大愛電視臺對梁思成夫婦的探秘故事進行了專題採訪,並對佛光寺的“四絕”進行了錄製拍攝。

  採訪團一行還參觀了清代晚期至民國時期五台山地方建築的典型代表——龍泉寺。遵守著登臺不回頭的説法,兩岸媒體記者一步步邁上百餘級臺梯。雕刻精美的牌樓呈現在眼前。牌樓倣木結構,以龍為主題,其正面以人物為主,八仙過海的雕刻清晰可見,背面以花卉為主。臺灣媒體記者對牌樓的雕刻和設計進行了深入拍攝。

  本次“臺灣記者三晉行——五台山佛教文化專題採訪活動”將持續至26日。在隨後的幾天,採訪團一行將全面了解五台山的佛學文化,參觀萬佛閣、菩薩頂、黛螺頂、南臺石佛殿;參觀應縣木塔;參訪大同雲岡石窟、朔州崇佛寺等。(台灣網記者 段雯婷)

  “臺灣記者三晉行”採訪活動在山西五台縣啟動(組圖)

  南禪寺大佛殿,為唐建中三年的建築,是我國已知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大佛殿內的17尊佛教造像是我國稀有的唐代彩塑,保存了唐代彩塑的風韻。(台灣網 段雯婷 攝)

  “臺灣記者三晉行”採訪活動在山西五台縣啟動(組圖) 

  臺灣媒體記者對南禪寺大佛殿外側方柱進行了解訪問。(台灣網 段雯婷 攝)  


編輯:段雯婷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