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貴州省臺辦到黔西南州了解民族文化旅遊産業情況

2014年08月25日 14:40: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25日黔西南州消息 日前,貴州省臺辦調研處楊秀祿、孟維堅處長等一行4人到黔西南州調研民族文化旅遊産業情況。在州臺辦,調研人員一行聽取了州臺辦相關人員對黔西南州州民族文化以及相關旅遊産業的介紹,對黔西南州州多彩的民族風情、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不斷詢問相關情況。州臺辦主任楊麗敏也對黔西南州州在民族文化旅遊與臺灣展開交流的情況作了彙報。

  座談中,楊麗敏主任建議,希望國臺辦、省臺辦更進一步地關心支援黔西南州臺辦的對臺交流工作,加大交流力度,特別是在最具民族特色的布依族“三月三”民族風情節、作為抗戰形象標識的“二十四道拐”以及作為陸軍總司令代表國民政府接受日軍戰敗投降的何應欽“故居”等文化景點,更能夠喚起兩岸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以及曾經共同抵禦外辱、捍衛民族獨立的共同記憶。希望上級臺辦重視,把它作為重點交流項目來開展兩地合作交流。另外,臺灣中青年、學生對祖國大陸的了解已日漸生疏與模糊,楊麗敏主任也希望上級部門能夠把中青年、學生的交流作為重點來開展,以便增進感情,加強聯繫與溝通,共同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最後,楊麗敏主任希望上級臺辦多到基層調研,了解基層工作情況,以便為領導決策提供更好的依據。

  8月20日,省臺辦楊秀祿、孟維堅處長等一行四人在州臺辦主任楊麗敏、副主任戴學雲的陪同下,到安龍縣錢相鄉打凼村對民族文化、旅遊景觀進行實地調研考察。

  打凼村位於安龍縣錢相鄉東北部,是一個典型的布依族民族村寨,布依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8.5﹪。村內景觀保護完好,林木蔥蘢,古樹參天,一條清澈碧綠的小河從寨中流淌,岸邊垂柳,河上古橋,橋頭嫋嫋炊煙的農家,構成了一幅田園牧歌式的寧靜畫面。

  走進打凼村,猶如進入一個世外桃源。在這古老悠久的民族村落,存在著“三絕”“三迷”,一絕是打凼村生長著56株為數百年的重陽樹,樹齡確為多少至今仍是個謎,因為它沒有其他任何樹都會顯示的年輪;二絕是打凼村表土之下埋藏著萬年化石,化石何時形成仍是個謎;三絕是打凼村別具一格的武術,其流派至今仍是個謎。在民俗方面,經過久遠的文化積澱,打凼村形成了哭嫁、攔門酒、對歌、祭山等生活習俗,在濃郁的民族風情中,布依族人民還保存了布依古歌、簸米謠、竹竿舞、紡布、舞龍、舞獅、八音坐唱等優秀傳統節目。因為如此,2011年,打凼村獲全省“三十個最具魅力村寨之一”稱號,2012年,打凼村又獲全州“三十個最具魅力村寨之一”稱號。

  調研中,調研人員一方面在聽取村支書對打凼村民族文化風情的介紹,一方面又在不停地讚嘆著眼前迷人的自然景色,表示,後去後將爭取一些兩岸交流項目,把它放在打凼村來實施。同時,對於目前打凼村的環境衛生狀況,調研處一行也提出了他們的看法和完善的措施。(台灣網黔西南州臺辦通訊員 孫政文)

[責任編輯:馬一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